不過在安逸的記憶裏麵,楊明駿最大的能力卻不是電腦軟件方麵,而是在管理方麵。當年楊明駿哈弗大學畢業之後,拿到電腦軟件設計方麵的博士學位,然後就到了美利國的王安電腦公司工作,最後一直做到公司CEO的位置,可以說,就是靠著他的能力,才把風雨飄搖中的王安公司維持住,體現出強大的個人能力。
楊明駿最強大的能力還在於企業管理方麵,擁有強大的識別以及組合人才的能力,基本上他所看中的人才,都能夠在各個工作崗位上麵獨當一麵。其中最為出名的一件事情就是,看中華夏隻是普通大專學曆的趙廣軍,一直提拔到公司開發部門主管位置上麵,也為王安公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當然這都是以後多年的事情,現在趙廣軍應該還在上高中,隻要安逸能夠把楊明駿收入帳下,到時自然就會到安逸的公司效力。可以說安逸打的就是這個主意,隻要擁有楊明駿,那麼就會帶來一個人才庫,絕對的超值。
當然目前來說,楊明駿還隻是一個比較出色的人才而已,還在為一個心儀的工作而努力。其他人可不知道他所具有的能力,而安逸卻是知道清清楚楚,這就是先知先覺的優勢,不去利用真是傻瓜。
至於另一位人才李安,也是電腦方麵的人才,不過是偏重於硬件設計方麵,是美利國耶魯大學的高材生。
如果他的人生不發生改變的話,再過三年,他就會進入微軟公司,專門研究適用於互聯網的電子產品,比如說微軟公司後來推出的無線鍵盤、鼠標和攝像頭,以及將來會出現的互聯網手機,都是收他一手設計完成,最後做到微軟總公司硬件設計方麵的主管,也是一名前程似錦的人物。
不過現在被安逸看上了,那麼他的人生軌跡就會發生改變,以後他所設計出來的種種電子產品,將會成為安逸旗下公司的產品。
李安也是華夏人,來自國內的南湖省,參加美利國的托福考試出的國,進入到耶魯大學學習。就在拿到博士學位之後,進入到微軟公司工作,然後被選派到華夏國內工作多年,職務達到微軟大華夏區的副總裁,主管互聯網適用產品方麵的設計和生產。
可以說李安是一位集產品設計與生產管理方麵的全能,並且還對互聯網的發展有著清醒的認識,一心專注於設計適用於互聯網發展的產品,前瞻性的眼光也非常地強。
安逸吸收他進來,就是想借助他這種設計產品的能力,以及前瞻性的眼光,為將會在美利國矽穀成立的電子研究所工作,主管電腦適用硬件方麵產品研究及設計。
可以說隻要擁有這兩個人才,安逸在美利國的電子研究所框架就算是能夠搭建起來了,剩下的事情就需要提供給他們充裕的資金,然後在關鍵的產品研發方向上給予一定的指導,那麼後續的研發工作也就不用安逸再多操心。
其實也真就是如此,楊明駿擁有出色的管理以及組織能力,大局觀非常得強,是一個難得的管理人才,而李安則是技術狂人,並且創意十足,至於安逸則是擁有先知先覺的優勢,可以指導限定研究所的研究方向。
隻是這一點,就能夠為研究所的發展提供絕大的助力,少走太多的彎路,也能夠取得最好的發展。並且大家說白了,全都是炎黃子孫,無論是文化還是對事物的認同感上麵,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樣的組合簡直就是完美,再也找不出來更合適的了。
克裏斯蒂娜告訴安逸,這兩個人已經約好在下午的時間去別墅拜訪,現在的時間已經是中午,可以先回去準備一下。
說起來也是湊巧,克裏斯蒂娜根據安逸的提示找到這兩個人的時候,楊明駿和李安都正要向微軟公司遞交求職報告,再晚一些時間的話,安逸也就不得不和微軟公司展開人才競爭了。
當然楊明駿入職微軟之後,又去了王安電腦公司,不過李安卻一直都留在微軟公司發展,而這一切由現在開始,都已經改變。
安逸已經打定主意,是一定要想辦法得到這兩個人才的,美利國的電子研究所,還就等著這兩個人進行主持設立。他們兩人一個負責管理和引進人才,一個負責進行具體研發,絕對一個都不能少。
下午的約見並沒有多少的懸念,楊明駿和李安都是絕頂聰明的人物。並且隻要是人才,自然希望能夠得到可以展示自己能力的最好平台,而安逸就能夠給予他們這樣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