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一十一章 過線(3 / 3)

安逸其實也是由蘇睿和李德明那裏知道不少關於沙二萬的事情,包括他的那些兄弟的現狀,也全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這些人都很努力,也已經改變許多,現在可都是睿達邊貿公司的骨幹和頂梁柱。這其中沙二萬進步得最為明顯,蘇睿告訴安逸,現在的沙二萬平時都會看書學習,能力提升得相當地快。

安逸聽了也是相當地高興,心裏明白以前曾經和沙二萬聊起過學習的事情,當時安逸強調一定要多多學習。雖然在沙二萬這個年紀和底子,在知識方麵是不指望了,可是提升一些素質修養卻還是很有必要的。沒想到沙二萬也的確是認真執行了。

除此之外,沙二萬在公司裏麵也是最為遵守公司規章製度的,包括他的那些兄弟在內,他也全都負責管理約束他們。

也就是在沙二萬的管束之下,那些原先隻知道打打殺殺,混天潦日的兄弟們,也開始認真地為他們自己的將來考慮。並且也在努力地工作,目前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安逸和沙二萬聊了一會兒天,又問過舅舅李德明都已經吃過早飯之後,就引領著他們去書房談事情。蘇睿也是在一旁坐陪,雖然她現在基本上已經不再理會公司的事情,一門心思在別墅裏保胎,不過這次的事情畢竟過於重大,安逸還是想聽一聽她的意見。

“安逸,這麼多的工廠企業,投資額度也太大了吧?”書房內,李德明看完安逸給他的資料,都有些驚訝地說不話來,當然他臉上的表情更多的還是驚喜。

他手上的這份資料記錄著足有十幾家工廠企業,包括機械製造、化工廠、發動機製造廠以前鋼鐵廠等等,幾乎全部都是一些大型的重工業工廠企業。

李德明簡略地估算了一下,價值在羅斯國盧布二十個億左右,換算成目前人民幣對盧布彙率的話,也得有八九十個億左右。

對此李德明驚訝歸驚訝,不過對於安逸的本事他是無比相信的,根本不會懷疑是假的。而且安逸也是強調了,這些工廠企業都是和羅斯國的富科銀行進行合作引進的,屬於合資企業,如此也算是能夠解釋得清楚。

至於坐在一邊的沙二萬,雖然麵目陰沉,幾乎不會有特別的表情,可是聽到這次的工廠企業差不多價值八九十個億人民幣,他也忍不住張大了嘴,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安逸由初到邊境開始做生意,一直到現在,沙二萬基本上都是看在眼裏的,時間也就最多不到兩年,安逸就已經擁有如此天文數字的財富了?感覺真是不可能的事情。

雖然安逸也是強調這是在和富科銀行合作,收對方占大頭,可是安逸估算的財富也得二三十億吧?這也是一個令人無法想象的數字。那怕沙二萬一向心思沉穩,也是禁不住有驚訝的表情顯露出來。

安逸也已經觀察到沙二萬臉上的表情,隻是衝著他笑了笑,並沒有仔細解釋。這種事情一時半會兒說不清楚,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蘇睿對於這份資料早就看過,也知道安逸這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說是合作隻不過是在掩人耳目罷了。這些工廠企業全部都是安逸的產業,除去需要分配給羅斯國的部分,安逸在這八九十億中,至少占有六七十個億的份額。

對於蘇睿來說,安逸就是一個神一般的人,無論是什麼樣的奇跡出現在他的身上也都不會奇怪。短短的時間就能夠賺取到如此財富,也是根本不稀奇。甚至就在羅斯國境內,還有更多的財富屬於安逸,錢對於安逸來說,真就隻一個數字而已。

接下來的時間,幾個人就開始討論如何安置這些工廠企業的問題。沙二萬在驚訝之後,也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這些工廠企業建成之後開工,是不是會壓榨東北原有企業生存環境的問題。

安逸對沙二萬居然能夠思考到如此程度,也是頗有幾分驚訝,誇獎他的確是進步了,弄得沙二萬竟然有些羞澀的表示。這可是萬年難遇的一景,也是讓蘇睿和李德明都笑起來。

書房裏麵討論的氣氛十分的融洽,並且隻要有安逸在,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關於這些工廠企業是不是會壓榨東北原有企業生存空間的問題,其實安逸也早就考慮過。

華夏的東北地區一直都是老工業基地,甚至在華夏建國之前就是,而就在華夏建國之後,國家也是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發展,到目前已經有近四十多年了。

那個時候東北這塊兒的產品行銷到全國,也支撐起整個華夏的工業發展。可是就目前來說,東北工業基地的大部分工廠企業都陷入困境當中,原因就在於那老東北工業基地的‘老’字。

的確這些工廠企業都太老了,不但管理和生產方式老化,生產技術也是一樣的落後,甚至就連生產設備都是幾十年沒有更新過,早就已經落後於現在華夏的市場需要。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生產出來的產品無法讓消費者滿意,也就意味著滯銷,無法產生出來效益,工廠自然舉步維艱,工人也拿不到工資,隻能依靠國家給予的一些補貼和政策勉強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