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八十四章 設備(2 / 3)

這次回到臨前對她的衝擊可是不少,幾乎就和印象中的臨前完全兩個樣子,而眼前的黃村變化更大。

以前的一些低矮住房已經全部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就是一棟棟的兩層小樓。雖說外觀樣式有些老土,大都是四四方方的外形,可是對比以前絕對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黃村裏麵隻要是還能夠動起來的村民全部都在工業園裏麵工作,年輕人有當工人的,年紀大的也可以做一些清潔工作,賺取工資。至於有些腦筋比較活泛的,更是會做一些小生意來賺錢,收入那是節節攀升,天天都樂開了花。

除此之外,黃村工貿集團還能夠收趙軍的陶瓷廠得到一部分的分紅利潤,這可是淨收益,每年差不多有近一千萬之多。

這筆錢黃興拿過來之後,一部分用到村子的基礎建設上麵,修繕了村子的道路和下水道,興建了休閑用的小型廣場,安裝了一些健身器材和遊樂設施,讓村民在閑暇時候有遊玩和鍛煉身體的地方。

而且黃興還在村子裏麵修建的兩座學校,一個小學一個中學,專門從市裏高薪請來老師講課,說是要培養黃村下一代高素質的人才。

另外就在黃村的中學裏麵還開辦了夜間學校,對村民進行教育提高,強製要求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下的村民到夜間學校進行學習,每個月都會有考試,成績過關的獎勵,否則就會扣除一部分分紅收效。這樣也省得他們閑著沒事兒幹的時候就知道喝酒玩樂,要不就是進行造人活動。

按黃興的說法就是,今後就是人才吃香的時候,要想過上好日子就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還舉例說就象安逸現在的工廠的工人,高素質學曆高知識水平高的工人收入也比普通工人高得多,而且也更容易升職拿高工資和獎金。黃村的村民更不能混吃等死,給安逸丟臉,也要努力學習進步。

其實這些話大都是安逸對黃興所強調的,現在黃興照搬出來教育村民,效果也還真不錯。見識到現代舒適生活的村民,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大家也都樂於為追求更美好幸福的生活去努力,整個黃村的氣氛特別地積極向上,充滿著活力。

這次安逸帶著蕭如君回黃村,立刻也是引發出轟動,村子裏的大爺大娘都出來迎接他們。安逸在黃村的威望不必多說了,可以說就是他給大家帶來美好的生活,這是天大的恩情,淳樸的村民可全都記在心裏。至於蕭如君,現在所有人都知道蕭如君將來就會是安逸的妻子,自然也是得到村民的熱烈歡迎。

隨後的時間安逸又帶著蕭如君去各個工廠參觀,老板和老板娘駕到,事情可是不小,頓時就驚動了這些廠子所有的高層領導。

當然安逸一向討厭排場什麼的,也多次強調過這一點。這些人也就隻是自覺地過來見見麵,握握手問聲好就各自因去忙碌工作,隻是留下工廠的經理陪同參觀。

這些工廠現在的經營狀況都很好,產品的銷售更是紅火,基本上生產出來就會被銷售商直接拉走,甚至還有不少銷售商專門就在這邊設點搶貨源,生意之紅火可見一斑。

要說最讓人可樂的自然就是錢豐這家夥,現在他是管業工廠的經理,負責整個工廠的生產和銷售。安逸去到管業工廠的時候,錢豐正在給工廠的中層管理們開會,強調生產進度和質量問題。

聽說安逸過來,還有蕭如君一起,激動得錢豐當時就由會議室跑出來,差點一跟著栽到安逸的麵前。也把蕭如君看得直想笑。

憑心而論,錢豐自從在日出國被安逸教訓過之後,表現一直都很不錯,特別是回到華夏主持管業工廠的建設開工直到成為經理,無論是業績還是實幹精神,完全就是變了一個人。

有時候安逸也和他聊天談起這方麵的事情,錢豐說得也很實在——機會是安逸給的,如果把握不住就是錢豐自己的事情。

並且他以前也犯過幾次錯誤,可安逸還是給他機會,自然要盡全力把工作幹好,不能讓別人指著脊梁骨說他是個廢物,怎麼扶也扶不起來。

難得一向滑頭的錢豐會有這樣的感悟,安逸當時也給他不少的表揚。後來錢豐的確也象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努力工作,恨不得吃住都在工廠裏麵,提前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讓管業工廠開工生產出產品,成果還是相當豐碩的。

這次安逸和蕭如君兩人駕到管業工廠,錢豐就顯得特別地激動,引領著安逸參觀工廠的車間生產,同時也把工廠現在的情況一一向安逸做彙報。整個過程錢豐都是特別地流利,明顯是對工廠的所有情況了然於胸,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工廠當中去了。

“廠子目前生產出來的產品,銷路主要是麵向一些廠礦企業。關於民用方麵,還是多用在華達建設那邊的房地產項目上麵,真是幫了大忙,讓不少人認識到這種新型管路的好處。總的來說,管路的銷路情況也還可以,不過因為是全新的產品,要想讓大家接受還需要一些時間。”

錢豐總結得沒錯,做為PVC和鋁塑管路替代鐵質的管路雖然是一個趨勢,不過那得是好幾年之後的事情,現在做這方麵的推廣工作難度還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