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如君看到安逸如此模樣,心裏就是一緊,急忙問道:“怎麼了?誰打來的,出什麼事情了嗎?”
安逸點點頭,掛斷電話之後對蕭如君說道:“郭勇打過來的,臨前那邊出了一些事情,我現在要去分公司了解一下情況。”
當下安逸飯也不吃了,先開車送蕭如君回東山大學,然後開車前往樂達電子在泉都的分公司。
郭勇也正在辦公室裏等待著安逸,看到他進來,急急忙忙地說道:“臨前那邊拆遷工地打起來了,好象有人受傷,現在工程已經停下,正在接受調查。”
安逸眉頭緊緊皺起,接過郭勇遞上來的幾張傳真紙低頭去看。
時間過去好一會兒,安逸看完之後把傳真紙放到一邊,隨即開始沉思起來。
郭勇在旁邊解釋說道:“說是給你打電話沒有打通,我這也是剛剛收到的傳真,事態好象並不嚴重。”
安逸聽到電話不通,也是臉上一紅,上午的時間他是和藺小琳在一起,手機根本沒開機,自然打不通。
“傳真上麵說是拆遷工人態度粗暴,就在業主沒有簽署拆遷協議的情況下把人家房子給砸了……不行,我得回臨前。”安逸想了想說道。
越是擔心拆遷會出問題,就越是出來問題了,安逸心裏都有幾分惱火。
前期的宣傳工作,他已經要求極度的細致,包括必須得有戶主簽署的拆遷協議才能夠拆遷,這些都是死命令,卻還是出現這種事情。
“我現在就趕回臨前,泉都這邊的事情就都交給你了。日出國搬遷工廠的申請流程你要抓緊時間辦,手續挺多的,不過時間應該來得及,可以請宋偉他們幫忙。”安逸交待完畢就急匆匆地起身向外走。
安逸開著車回到臨前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快四點鍾,並沒有回盛達公司,公司現在已經通知好在臨前的所有經理級別的管理層,大家都在等待著他開會。
安逸並沒有理會這些,而是開車先到此次出事的拆遷現場。就是在興華路和鳳華路交界處的臨前文具廠家屬院。
打開車門安逸走下汽車,站在車邊看著眼前景象,不禁眉頭深深皺起來。
這裏本來就是臨前文具廠的家屬院,有著將近四十年的曆史。當初建設的時候,並沒有長期規劃,也沒有考慮後續發展,隻是建起幾座簡陋的樓房。其他的住宅院落,都是隨後慢慢一點點擴建起來的,到現在已經成為一大片的住宅棚戶區。
這片地段安逸以前就專門過來察看過,到處都是低矮的房屋,屋頂甚至都是草頂夾雜著瓦片。除此之外,幾乎每一家都有違建的窩棚,占據著原來就不寬敞的巷道,狹窄的地方,甚至都沒辦法把車開進去,兩個人對麵騎著自行車,都得小心翼翼害怕碰撞。
當時安逸和李彤和一些專家過來看的時候,也都在感慨這樣的地方已經不再適合當做居民的住宅區。
這裏不但居住環境太差,到處都是垃圾汙水橫流,不但衛生狀況堪憂,隻說消防問題就是一個重大隱患。牆角旮旯堆積的易燃物品太多,並且沒有相應的消防通道和設施,萬一出事兒,消防車都沒有辦法開得進來,肯定就會是重大事故。
當然那隻是以前情況,現在安逸再過來看,景象已經完全變了。
原本的棚戶區基本上都已經拆除幹淨,整個場景都是空蕩蕩的。再往遠處看,隻有文具廠最開始建廠時的那幾座居民樓,孤零零地矗立在空場上麵,說不出來的蕭索與孤寂。
安逸邁步往那幾座居民樓走過去。這幾座居民樓還是建國的時候建造的,風格深受當時羅斯國的影響,外表都是由紅色的磚塊建成。
因為時間久遠,現在樓的外表上所抹上的水泥已經大都脫落,露出裏麵一塊塊的紅磚。小小的門洞一眼看過去都是陰森森的,樓道裏麵也很陰暗狹小,到處還都是各家堆積的雜物,原本狹窄的樓道幾乎得側身才能夠走過去。
並且樓高也不夠,樓道又長,給人一種陰森森的感覺,居然似乎都能夠聞到一種腐朽的味道,讓人隻要是走進樓裏麵就會感覺心情無比的壓抑。
至於樓裏麵的房間,基本上都是四十平方的住宅房,二室一廳結構。無論是房間的麵積還是布局,都是無比的狹窄逼仄,讓人喘不上氣。
象這樣的樓房在安逸的眼裏根本沒有留在的必要,早就應該進行拆除重建。可是臨前文具廠在前些年效益好的時候,根本沒有考慮這方麵的事情。現在隨著效益下降,廠子都有些維持不下去,即將麵臨第二批改製試點的事情,也就更不會對這些樓房有任何的關心了。
當初安逸在看過這裏的居住環境之後,有著相當大的信心這些居民會支持進行拆遷工作,而且前期拆遷宣傳的反饋也很樂觀,卻怎麼也想不通怎麼又出現拆遷方麵的問題。
就算是現在來看,這幾座紅色的磚塊樓房,其實也已經大部分住戶都已經搬走了,其中的兩座樓房都已經被拆了大半,遍地都是紅色的磚頭石塊,整個現場有些雜亂無章。
現在也隻有最裏麵的那座樓房還完整,而除去第三層的幾家之外,看起來其他住家也都搬走了,窗戶甚至都已經被拆除掉。而這幾家就是此次拆遷出問題的所在,安逸邁步向這座樓房走過去。
因為拆遷工作已經停止,整個現場並沒有多少人,安逸走到最後這座樓房的時候,隻有五六個在樓房前麵指指點點的不知道在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