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還有一些飾品和玩具,甚至還有幾個鏡框。這些東西看起來七彩玲瓏,光彩耀目。可在安逸這個重生者眼裏,無論是做工還是設計,隻能說過得去。
當然現在是九零年,這些外表看起來還算時尚新穎的東西,在華夏北方的銷路一向都很好。
安逸的小舅就是靠著這些小商品,利用臨前市的小商品批發市場,挖掘到第一桶金。這些安逸都知道的是一清二楚。
本來按照正常的生活軌道,這次小舅李德明回來,安逸就會跟著他一起去南方作生意,開始新的生活軌跡。隻不過既然已經是重生了,安逸自然會選擇新的生活道路。
這邊李慧看著這些琳琅滿目的小物件,嘴裏抱怨道:“德明,你每次來都給安逸帶這麼多東西,如果讓他舅母知道,肯定會生氣的。”
安逸的舅母也就是李德明的妻子名叫王茹,臨前市本地人,人是很不錯的人,也很會過日子,就是心眼比較小屬於小氣那類。不過李德明也是幸虧有這樣的妻子,否則以他好玩好享樂的習慣,恐怕有萬貫家財也撐不住。
“哈哈,姐姐,這些小東西看起來好看,值不了幾個錢,沒事兒。”李德明哈哈笑著。
安逸來到李德明身邊坐下,拿起一個黑色磨砂打火機,叮地一聲打開轉動磨輪,火機燃燒出一個小小的火苗,“小舅,現在生意還好做吧。跑一趟能賺多少?”
說到做生意,李德明就沒有剛才的輕鬆,嘴裏輕歎一聲:“唉,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看到賺錢就都一窩風的跑南方,還互相壓價錢搶生意,競爭壓力大多了。”
安逸點點頭,這一點和他前世的記憶並沒有偏差。臨前市的小商品市場位於城市北郊,毗鄰市長途汽車站。最初隻不過是幾個小攤位,無論規模還是成交額都不大。也就是在前年,市裏出台一係列措施進行扶持,小商品市場才算是有了騰飛的機會。
經過近兩年的發展,現在的小商品市場商戶足有四五千,商品種類多是很多,不過幾乎都是由華夏南方倒騰過來的。
這樣的商家不如說是倒爺,隻是在賺取差價而已,完全屬於低級的商品市場階段,競爭自然是越來越激烈。
這倒不是說做小商品批發生意就沒前途。根據安逸前世記憶就能夠知道。臨前市小商品市場的崛起雖有幾次波折,卻一直都處於上升通道。特別是九三年之後,更是有一個全速騰飛的階段。
那個時候,許多商家開始在臨前市設立工廠,直接生產各類商品,由倒賣別人的商品變成自己生產銷售一體化,因此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競爭力。
而且隨著臨前市開始建設各類專業商品批發市場,再加上華夏全國交通大環境的改善。臨前市的小商品批發市場一飛衝天,開始了長達十年的繁榮期。
就臨前的小商品市場來說,成就最高的時候,交易規模達到華夏前三的地位,基本上輻射了大半個華夏國。
“小舅,現在競爭激烈也沒事兒,反正隻要你能拉住老客戶,就不怕這個。”安逸笑嘻嘻地說道,“再說了,你不是還有別的路子嗎?”
李德明笑哈哈地拍了拍安逸的頭:“就你小子聰明,拉老客戶你當容易啊,誰現在不是就找便宜貨哪。不過上次和你和我說的北邊,倒是聯係得差不多了。”
北邊?安逸點點頭,這還真是和小舅交談過。也是在看新聞的時候發現的信息。於是他點點頭:“小舅,現在北邊和羅斯國做生意的規模很大,應該能賺得更多。”
“這個誰知道哪,北邊距離那麼,情況咱又不了解。這些日子打聽了一下,聽說水很深。我打算過些日子,先去看看情況再說。”李德明沉吟一會兒說道。
安逸笑著說道:“小舅你就放心吧,去羅斯國做生意絕對有賺頭,當然這事兒得趁早,越早越好,晚了就不行了。”
是啊,隻要李德明能和羅斯國做成生意,絕對是穩賺。想想前世,不知道有多少倒爺搭上這班車成為巨富,現在可正是最好時候。
說來也是奇怪,前世的安逸說話家裏基本沒人聽,可就是這個小舅最喜歡和安逸討論問題,而且每次還都不是敷衍,兩個人感情深厚可見一斑。
可惜的就是,再後來因為媽媽李慧的離世,小舅生氣傷心之下和安逸斷絕來往,從而完全割裂了家庭親情的紐帶……這一世當然不會再有這種情況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