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菊 戎愛軍
*總書記提出的“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的“八榮八恥”論述,概括精辟,內涵深遠,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規範的本質要求,是中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指南,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時代性和實踐性。
一、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思想內涵
以“八榮八恥”為具體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繼承發展了我們黨關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思想,批判地吸收了我國傳統文化榮辱觀的積極因素,但又與以往一切剝削階級的榮辱觀念有著本質的區別,是社會主義社會本質要求的集中體現。在社會主義社會,是與非、善與惡、美與醜的界限決不能混淆;堅持什麼、反對什麼、倡導什麼、抵製什麼,都必須旗幟鮮明。社會主義榮辱觀批判地吸收了人類社會榮辱觀念的積極因素,是建立在對人民、對集體、對祖國、對人類盡義務的基礎上的,是同社會主義事業密切地聯係在一起,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應當成為我們這個社會的共識,也應當成為每個人必須樹立的價值觀和個人人生觀。同時又賦予社會主義榮辱觀以鮮明的時代特征,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理論價值。
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現實意義
從一般意義上講,榮辱觀是關於光榮與恥辱的一種道德評價標準,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一個人如何看待榮與辱,說到底,反映了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對於凝聚全社會人心、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激發人們的精神活力,提供了基本思想途徑。隻有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才能全麵提高人的素質,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促進人的全麵發展,才能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係,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實現又快又好地發展。
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明確了當代社會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明確公民道德建設的判斷標準和基本要求,體現了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融為一體的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的戰略思想。隻有在全社會大力倡導以“八榮八恥”為具體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才能形成維係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和道德風尚,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因此,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必須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從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高度,充分認識社會主義榮辱觀提出的重大現實意義。
三、知榮恥,明責任,揚正氣是當前和今後的長期任務。
明確責任,弘揚正氣是踐行“八榮八恥”的具體體現;知榮知恥,明確責任才能弘揚正氣。因此,大力弘揚和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今後的發展起到關鍵性的推動作用,必須當作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抓緊抓好。
1.知榮恥,明責任,揚正氣要同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
正確的道德觀念,隻有被人們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並轉化為社會群體意識,才能為大多數人自覺遵守和奉行,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必須與榮辱觀教育結合起來,達到知榮恥,明責任,揚正氣的目的。
社會主義榮辱觀反映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要求,包含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豐富內容。同時也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範和社會風尚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結合,是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核心。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大問題,通過教育和實踐,把愛國、報國、興國、強國、富國看作崇高美德,把賣國、辱國、禍國、亂國、叛國視為對祖國和民族的犯罪。因此,通過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進一步增強出版係統職工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樹立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提高道德修養,職業修養,提升精神境界,知榮恥,明責任,積極投身到行業的改革和發展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