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親子關係中的洽與卡——孩子行為的心理分析(5)(3 / 3)

2.結合作畫者的表述,發現圖畫中的不足,發現其發展狀態和心理需求。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析和指導。

圖一:石頭砌成的家專·家·分·析

這是一位17歲的女中學生所作的圖畫。她介紹說,自己畫出的山是翠綠色的,山上長滿了樹;在山腳下有一個用石頭砌成的灰色的小屋,屋的旁邊還有一架正在轉動的風車。畫麵整體上的風格是簡潔、素樸、明快的。但是用灰色的石頭砌起來的小屋則會給人以清冷和孤寂的感覺,而且門前的小路並沒有通過柵欄延伸到遠方。柵欄就是一種阻礙,而且是自己為自己設置的,這表明她在人際交往中渴望與人相處,也在試圖解找出一條通向外界的路,但總是難以打開自己的心扉,因此別人也很難了解到她的內心。

心·理·建·議

1.正確地認識自己

如果一個人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對自己缺乏合理的評價,就容易產生某種心理障礙。而從作畫者圖畫的風格來看,她應該是一個簡單、開朗的人,隻是因為某些錯誤的認識而使自己變得自閉,這就需要及時地開導自己,正確地認知自己和周圍的環境,找出通向外界的路。

2.打開自己的心扉把自己封閉起來,既不讓自己出去,也不讓別人進來,隻會使自己更加孤獨。

不要總是害怕被傷害。打開自己的心扉,就等於給自己從寂寞的狀態走出來鋪好了道路,會獲得更多的朋友,得到關懷和幫助,獲得溫暖和快樂。

圖二:雪地裏的家

專·家·分·析

這是一個18歲的女孩子所作的畫,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幅冬天裏的場景:徐徐飄落的雪花,白雪皚皚的大山,孤寂清冷的雪人,稀稀落落的腳印鋪就的路,以及山腳下孤立的小屋。由此可以推測出,在作畫者的世界裏缺少關愛和溫暖,使她一直感覺自己的生命裏過的都是冬天。導致作者有這些情緒的原因可能是她的家庭缺乏關愛,或者是她的生命中曾經遭受了什麼重大的打擊。透過走了一半的腳印,可以發現,她也試圖尋找出路,卻不知道該找誰傾訴自己的苦惱,怎麼調節自己的情緒,處於一種悲涼的狀態之中,十分渴望獲得別人的關愛和溫暖。

心·理·建·議

1.忘記內心的灰暗

從圖畫中可以看出作畫者的情緒基調是灰暗的,缺少關愛和溫暖,以致內心世界都是冰冷的。不管經曆過什麼,最好能夠學會忘記,不要糾纏於過去的不好的記憶,忘記才能夠抹平創傷。

2.尋求心理谘詢師的幫助

作畫者的狀態已經是深受心理陰影的影響,應該去找專業的心理谘詢師,幫助自己進行疏導和調適。要主動地表達自己內心的無助和悲苦,傾訴是達到心理釋放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圖三:城堡似的家

專·家·分·析

這是一名19歲的男生所作的圖畫,他說他畫的主題是“溝通”。從畫中我們可以看出,遠山的前麵,是一座類似城堡的別墅,緊閉門窗的別墅被草坪包圍,但是前麵卻有一條寬闊、平坦的大路,順著路走到別墅前麵,再爬上高高的台階,才能走到別墅門的前麵。這表明作畫者渴望與人溝通,但是又是處於被動和等到的地位,等著別人來接近自己而不是主動去接近別人。雖然有通向外界的路,但是自己卻還是在遲疑,是一種既想與別人交往,又有所顧忌的狀態。

心·理·建·議

1.變被動為主動

建議他不要被動地等待別人來敲開自己的心扉,因為與其等待不如自己主動出擊,敞開自己的門扉,自己走出來,這樣更容易獲得別人的認可和好感,使彼此的交流更加深刻。

2.不要急躁,要循序漸進

因為自己住的是別墅,是豪宅,這就說明會和其他普通的人存在差異和隔閡,需要花一定的時間來與別人建立起信任的關係。隻有循序漸進,才能慢慢加深認識,建立起比較穩固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