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寄人籬下(1 / 1)

玉玨與青奴來到舅舅家時已是夕陽斜目,眼前幾隅矮房裏透出昏黃的燈光。四處的綠鬆發出沙沙的響聲。

這一路而來,國都的繁華漸漸落在了身後。眼前幾戶人家,倒生出幾分淒涼。玉玨一下馬車便覺一陣涼風撲麵而來,不覺打了一個寒顫。青奴一邊收拾打點行李一邊輕聲叮囑:“小姐,秋風正涼,小心身子,莫讓寒氣撲了身子,牽出了舊疾。”說話間已從包袱裏拿了平日裏常穿的外袍為玉玨披上。

舅舅家住在鬆德鎮,此處以鬆得名,四處皆是鬆柏。雖說鬆樹一年長青,可如今深秋,鬱鬱蔥蔥之中也偶見幾許枯黃,使人難免感到有些落寂之感。矮屋裏昏暗的燈光更顯出幾分淒楚。

玉玨輕聲道:“寒風暮鬆燈影暗,怕是以後的日子你我就要如此這般了。”

青奴上前輕輕叩門,不多時從門裏迎出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打量玉玨和青奴一陣子,才出聲問道:“可是國都來的表妹?爹娘讓我迎你們先進去呢。”

玉玨輕輕點頭,扶了青奴的手隨著進了院子。院中有幾間矮房,表姐引著玉玨來到西處的一間廂房前,說道:“表妹和這位姑娘以後就住在此處吧。”

廂房雖低矮窄小可還算幹淨,一張大床、一張矮幾和兩把椅子。

表姐又道:“表妹稍作休息,爹娘都在正屋等著你呢。”

青奴忙行禮輕聲道:“多謝小姐。”

玉玨初到舅舅家,又是落難而來,自是萬事小心,禮數周全。匆匆放下行李便隨表姐一起去正屋拜見舅舅和舅母。

正屋裏燃著油燈,許是用久了燈油,室內煙油味極重。玉玨不禁以繡帕掩鼻,輕輕喚了一聲:“舅舅、舅母。”“你來了。”說話的正是舅舅,玉玨和青奴忙上前給舅舅、舅母行了家禮。舅舅慈藹的說道:“你爹娘的事情我也聽說幾分,雖說流放吃了些苦頭,可總算人還是在的。我隻是一個小小的鎮吏,也著實幫不上什麼忙。地方如此簡陋,倒也是委屈你了。可你畢竟是罪臣之女,這鎮中又多是本分膽小之人。”舅舅說道此處抬頭四處張望下,“你的身份還是不要讓鄰裏知道的好,你就隨了本家的姓氏吧。我明日就去為你落了戶籍,就說我養在外麵的次女回來了。”

玉玨隻得低聲應襯著,心中卻滿是思懷感傷之情。

隻憶起曾經在家,母親總是拿出女兒家學的規矩,說說講講…“玉玨,以後到了夫家要守禮、知情,規矩都是要學的。這樣才能不失禮於夫家。”玉玨也隻不過是隨聲應和著,母親也總說:“女兒家要學些女兒家學的東西,不要總看些男人們才看的書,針線女紅是要會的。以後才能指戶好人家。不要枉費你爹給你取名‘玉玨’。性子活絡些是好的,可相夫教子才是女人的本分。”而玉玨更喜歡在午後坐在自家院中的秋千上看些傳記、兵法,看著地上自己的影子被拉的長長的,女兒家的心思也爬上了心頭;“玉玨此生願得一心人,攜手天涯,豈不快哉。”

有時爹早早的忙完公務回來,總會在玉玨的秋千後推幾下,笑道:“女兒還如小女孩那般可好。”

正當玉玨感懷過去時,青奴輕聲提醒:“小姐,舅老爺叫您呢。”舅舅輕歎一聲:“玉玨,你也累了,就先去休息吧。”說著又轉頭看向一旁的婦人“這是你舅母劉氏,我與她成親時你還未出世,所以不曾見過。以後有什麼需要就和你舅母說。”

玉玨又向舅母行了禮,劉氏輕笑道:“真是個標致的好模樣,不愧是國都繁華地方來的。你舅舅隻是個蠅頭小吏,我們的日子也著實過的清苦,若不是我娘家時常接濟,我們啊真怕要吃不飽了。怕是日後要委屈你了。”

玉玨聞言,眉頭微皺,心中更是淒苦,一時間才明白寄人籬下的滋味。眼淚已在眼中打轉,隻能強忍道:“玉玨明白,此次前來投奔給舅母添了麻煩,家裏本是出了事,值錢的都充了公,如今玉玨身上隻有這些散碎銀子,就當孝敬舅母的。”劉氏接過銀子,笑道:“大家出來的就是闊綽,這那裏是散碎銀子,這都趕上你舅舅幾個月的薪俸了。時候也不早了,你早早休息吧。”玉玨又盈盈一拜,便帶著青奴一起回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