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年前,一部分人類先祖們忽然間擁有了一些奇特的能力,並將擁有能力的過程稱作啟靈,自此踏上修道之路,拿到了打開強者之門的鑰匙。
其後百餘年間,天下群雄並立,許多修道有成者建立起自己的國度,一時間百國爭鳴,諸國之間又每多征伐,百姓苦不堪言。
唐國帝王君檀始終固守晉陽,隱忍不發,暗中卻建立起了一支名喚玄騎的騎兵。多年之後,玄騎之威,戰陣之上難逢敵手,不過數年光陰便已一統天下。
然則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那位曾經勵精圖治的君王在成為天下共主之後,便開始貪圖享樂,荒廢朝政,玄騎也交與旁人管轄。登基才不過數年,便被其姻親皇甫氏趁機取而代之,易唐為秦,君檀多年心血盡作他人嫁衣裳。
為堵民眾悠悠之口,又或是心有愧疚,皇甫氏並未對君家趕盡殺絕,仍留其富貴,甚至將京都更名為帝誓城,以示帝王家金口玉言絕無虛假。
此後君家雖然衣食無憂,卻也再難與權力沾邊,而做過皇帝的人誰又會甘心安於富貴?
可是在君家手中無半點兵權的今日,縱然不甘心又能如何?鐵甲玄騎已被皇甫氏牢牢握在手中,難道君檀能帶著族中那幾十人去打去拚,最後落個斷子絕孫的下場嗎?
是以君檀這位曾經的帝王,道境已至超凡境巔峰的俗世至強者,竟在短短兩年後便鬱鬱而終。
而就在北方京都皇權更替的這些日子裏,曾經懾於玄騎戰力,未戰便降,以兩家五院三門為首的南方諸多世家宗派便昭告天下,言道:“我等曾經折服於唐皇諸般文治武功,故而歸順,如今唐國已矣,我南方自成一統,與秦國再無半點瓜葛。”
此言傳至帝誓城,秦國始皇帝怒極而笑,當即點兵出征,親率三萬玄騎將南方迎戰的五萬軍卒盡數坑殺。
此舉固然解氣,可終究太損陰騭,南方軍民同仇敵愾,再無一人心向秦國。
俗話說哀兵必勝,而南方又借地利之便,竟將那來犯的三萬玄騎生生摁死在那片幾乎將整片大陸分割開來的汪洋之中。
自此,秦國終於是斷了南征之念,南方兩家五院三門亦極忌憚秦國那深厚的底蘊,不敢輕啟戰端,天下從此兩分,俗世終得太平。
……
普通人啟靈後方能修道,煉器後才可自保,其後便能淩虛禦空,不困於生死,最後方可超凡入聖,得見大自在。
而唯有入聖境的強者才算得上是超脫俗世,便相當於是自此進入另外一個世界。
在那個世界中,一國君主與螻蟻無異,權勢富貴更是隻能用來嘲諷的存在。
真正能令那些強者敬畏臣服的隻有六個人。
他們是超越了入聖境進入大自在境界的至強者,其中五人各自繼承了曾經的五方天帝的帝號,還有一人,自號閻王。
五方天帝修為通天,令人敬服,而敬畏的畏字,卻要落在閻王的身上。
因為他就是人間的死神,是所有修道者的噩夢。
大陸遼闊,即便對於入聖境的強者來說一樣是無邊無垠。人皆有好奇心,想要探索大陸上未知的角落。而且修為到了入聖境,便已不再是一味苦修便可破境的了。
所以這些俗世之上的強者即便有洞府,卻也是常年在外遊曆,除了閻王。
閻王的洞府名為無間地獄,除了他座下的五侍十二使外,另有千百名精心栽培的刺客供其驅使。
人皆在意後人,五天帝雖是人世間至高無上的存在,卻也不能例外。隻不過他們在意的卻與血脈無關,乃是精神上以及他們一身驚世藝業的傳承。
五天帝所收的徒弟在性情上或者與他們的天帝恩師極為相似,或者得其欣賞,但是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每一個人都擁有著驚人的修道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