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 高三第六波(1 / 2)

我跟江雪就那麼認識了。

實際上在所有跟我同桌的同學裏,她是第三個女生。前麵兩個由於相隔時間太遠,印象不是太深,而且大多數的同桌還是以男生為主。偶爾我還會坐獨桌,班裏之所以有個獨桌,這是跟教室的結構分不開的。教室第三排靠牆的位置正好有個結構柱突出,兩張桌子放不下,隻能放一張桌子,因此就形成了獨桌。其實我還是挺喜歡坐獨桌的,那種獨處的寧靜感,可以使自己的心靜下來,給人以舒適的感覺。但那個座位不是每次挑選座位的時候都能搶到的。

江雪是分班的時候從鄰班分過來的,剛進班的時候由於各科課代表大部分已被剝離分配到其他班了,所以老師在選各科課代表的時候為了圖省事,就按照每個學生的各科成績,選了那些中等生,江雪就在班主任的任命當中,而她她擔任的則是數學課代表。

認識江雪就是在那天我們挑選座位的時候。從她對我說話的語氣來看,其實我認為她的性格給人的感覺是挺不好相處的。但在我跟她接觸的近一個星期之中,我發現她的性格並不是我想象的那樣。她性格還是挺溫和的,而且很少發脾氣,即使我偷偷地用光她的衛生紙,她也隻是佯怒地對我發發牢騷。

我的數學很好,但我的英語很爛,正好最近這段時間班主任經常強調要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互補不足。又碰巧江雪的英語很優秀,於是我便利用這次同桌的機會經常向她請教英語,我也給她數學上的幫助。

就這樣我們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平常交流也隨著學習的深入越來越頻繁。漸漸地我們聊的話題越來越多,甚至到了上課期間仍然低頭私語。由於課堂上比較安靜,我們又坐在第三排,距離老師比較近,因此說話基本上是壓著嗓子發聲的,碰到自習的時候更是不敢發出一點兒聲響。但我跟江雪又忍不住要聊天,尤其是江雪,隻要一打開話匣子,根本就刹不住車。但為了避免影響他人學習以及被老師發現,我們隻好用小紙條傳來傳去,雖然我們是同桌。後來我們寫的話越來越多,一張小紙條根本不夠用,於是我們就換成了A4的作業本,在作業本的背麵寫上想說的話,有時候是小半張,有時候甚至會寫近一張的話,然後在我們那兩張桌子之間遞來遞去。

其實傳小紙條這種很古董的玩意兒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放到現在,即使在一個班上課,我想大家肯定都是抱著手機用著聊天軟件然後“嘀嘀嘀嘀”地響個不停。但那時候的高中時代手機還比較渣,手機上的聊天軟件完全沒有普及到老少皆宜的程度。而且高中時代學校也是不允許帶手機的,被發現是要沒收寫檢討的。頭兒以前經常用我的手機在晚上睡覺的時候給白露發短信,雖然用被子把手機發的光捂的嚴嚴實實的,但頭兒還是被學校巡邏宿舍的保衛科抓到過一次。好歹頭兒認識一個保衛科的人,買了一包煙說了幾句好話也就要了過來。因此在高中我還是更傾向於用小紙條。不止我一個,其他人也經常在課堂之上傳紙條,當然考試的時候小紙條會傳的比平常頻繁,隻不過這種行為比平常更隱蔽罷了。

記得有一次班主任就逮到過同學傳紙條,並且沒收了。班主任大概看著紙條上的內容特別有意思,就在快下課的時候當著全班學生念了一下。

“豬頭,你那個手機買的多少啊?挺漂亮的。”

“屁妞,我媽給我買的,我隻管用,沒問價錢,呼呼!”

“好的,回來幫我問問,別傳了,讓老班逮住就慘了,呼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