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鹿死誰手(1 / 2)

魏忠賢這些天的日子真是難過得很,自己倚為左膀右臂的魏廣微被革職拿問,吏部中的自己人更是接二連三地被人查出有問題,從而一一落馬,這讓他再一次感到了深切的威脅。而唐楓在宮裏的那一次強硬的表現也大大地打擊了魏忠賢的氣焰,使得他開始有了畏懼。不過到了這個時候,魏忠賢也明白自己沒有了退路,隻有與唐楓及其背後的那個人公開一戰了,而他對自己所掌握的勢力還是很有信心的,他相信以滿朝大臣皆以自己馬首是瞻的局麵,即便吏部大權落入他人之手,自己這邊也不必太過驚慌。

顧秉謙、李夔龍等閹黨官員們雖然也有著不小的擔心,但想想如今的局勢還是堅信自己等是占著上風的,隻是對唐楓等人的下一步卻依然有著一些擔心。在魏廣微被關進了大牢的當日夜裏,閹黨官員們再次來到了魏忠賢的府上,以期能從魏公公的身上得到穩定軍心的力量,所以這一夜,魏府中又一次高朋滿座。

為了不讓下麵的人起二心,魏忠賢破例說了許多話,都是從如今朝中官員都是由自己提拔,離不開自己這一點出發的,安慰到場的人不要驚慌,事情很快就會過去的。但是這一次魏公公的說服力顯然是有所減弱了,在他說了一大堆話後,那些官員們心裏的擔憂和恐懼並沒有減少,因為他們都知道自己這些年來做下了什麼,隻要別人是有心尋找自己過錯的,那是一抓一大把。所以在魏公公停嘴之後,就有人提出了疑問:“公公,原來吏部的一切也都在魏大人他們的控製之下,可是轉眼間,這些人就都被革職了,公公就不怕其他衙門裏也出現相同的情況嗎?”

一語道破了眾多閹黨死忠的心事,他們紛紛說道:“是啊,如今我們衙門裏都是人人自危,誰都不敢信誰了。既然吏部會出現如劉誌輝這樣的人,我們這些衙門隻怕也會出現第二個劉誌輝啊,還請公公為我們做主啊!”

“這個……”聽了他們的真心話後,魏忠賢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了。他其實也早在楊長洲等人的提醒下明白了這一點,但是在那些低級的官員們沒有冒出來之前,他們卻是全不知道這些人究竟是不是有著異心的。雖然他魏公公權勢極大,卻也沒有這個膽子把數量龐大的低品級官員都給拿下了查問,這樣整個朝廷就都亂了套了,而他也必會成為眾矢之的,不用皇帝和唐楓出手,就會被那些憤怒的官員們給打死了。

但是這些人所說的擔心也很有道理,官場上講究的就是瞞上不瞞下,上官做了什麼違法之事,下屬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的,一旦他們真的掉轉了槍頭的話,這些上官們可就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左右為難的魏忠賢隻有歎一口氣,卻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了。

最終,一眾官員們隻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那就是你既然攻訐我,我也攻訐你,索性把朝廷的這潭水徹底攪混。已經沒有了更好辦法的這些大人們,唯有用這種無賴的打法來稍稍挽回一些頹勢,然後再想法保住自己的地位了。

不過出乎閹黨所料的是在他們定下這個方針的之後不久,在錦衣衛鎮撫司衙門安坐的唐楓就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隨著吏部和魏廣微的事情,閹黨裏並不是人人都甘心隨著魏忠賢一條道走到黑的,其中那個曾與唐楓交好,又一直是閹黨舊人,現在已經是禮部右侍郎的陳偉就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在吏部事發後不久就投靠了唐楓。

作為朝中部堂高官的陳偉之所以在這個時候突然改投到唐楓的麾下,倒不光是因為發現如今局麵的急轉直下,還因為他對閹黨和魏忠賢的不滿。雖然作為正三品的禮部侍郎,他的身份已經很是尊崇了,但是對此他卻並不滿意。禮部雖然是名義上的六部之首,但其實卻並沒有什麼實權,隻掌管祭祀和接待外賓而已,便是尚書都沒什麼好處,更不要說侍郎了。而自以為對閹黨一向盡心盡力的陳偉自然不肯接受這樣的結果了,看著人家吃香的喝辣的,自己卻隻有緊巴巴的過日子,他心裏的不滿也是很好理解的。所以在眼看著情況對閹黨不妙的當時,他就起了投敵的心思。

恰好,唐楓與陳偉還有著一些交情,當初就是他將唐楓從遼東帶回京的,兩人還有著一段不錯的友情。對陳偉的改弦易轍,唐楓也很是高興,不過特也有自己的條件:你想要投靠我,不是光張嘴說就可以的,而是要有一些立功的表現。既然你現在在閹黨中的身份還算比較高的,就替我把閹黨的動靜都給打探了出來,然後報與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