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楓的想法還是對的,在國喪期間,一切的爭鬥還是停止的好,不然在新君一繼位,先帝屍骨未寒的情況下就將他任用的大臣紛紛拿下,天下人都將會有非議出來了。當然,除了這一點外,這些閹黨人等個個身居要職,一旦有所動作就會使得朝廷大亂也是朱由檢最終聽取唐楓的勸諫,暫時不動聲色的原因所在。
幾日來,每天都有朝中的大臣以及外省的官員進宮來哭靈,而這有著儒家特色的哭靈場景還是讓唐楓看得苦笑不已。在到了時辰之後,眾多官員就按著品階的高低跪在天啟的靈前,隨著那些跪在邊上的人一聲招呼,眾人便放聲高哭,但是唐楓卻能清楚地看到這些人的臉上並無眼淚,隻能稱之為嚎。本來就是,別說是外省的官員了,便是京城裏的官員能見天啟幾麵的也是極少的,所以對他的死是不會有多少傷心的。
這還不是讓唐楓覺得難以接受的,就算是現代在某個殯儀館裏也不是人人都和死者熟悉,但死者為尊的情況下也都要露出沉痛的神情。但是在那一片哭聲之後,隨著那個發令的官員一聲“收止!”的號令後,原來哭聲一片的殿上瞬間聲息全無就讓唐楓有些不能接受了。這根本就不是真的在為皇帝的死感到難過,而隻是為了哭而哭,隻是有一種形式罷了。
看著這活象是鬧劇的一幕出現在自己的眼前時,唐楓竟忍不住有些為天啟感到難過了,原來當皇帝也不是什麼好事都落在他的頭上的,至少他死了之後,下麵的那些人幾乎是沒有真心替他傷心的,無論是宮裏的人還是在朝的官員,都隻是在演戲罷了。
就這樣鬧哄哄地過了幾日,皇帝駕崩的影響才逐漸消退,大明朝廷也就重新正常地運轉了起來。閹黨的那些官員顯然是受到了魏忠賢的警告,知道現在的皇帝已經換了人了,魏公公的勢力也不同於以往,所以都變得規矩了起來。同時有所改變的就是早朝了,在經過萬曆朝的三十來年不上朝,天啟的數年不上早朝之後,新帝在即位之後就發下了旨意,重開早朝,朝中四品以上的官員們都得準時上朝奏事。
這一下可就讓那些已經隨便慣了的大人們叫苦連天了,這些在京的官員們還從來沒有在大清早地起身進宮見駕過。不過既然皇上已經下了旨,這些大人們也隻有遵命的份,隻希望在過了這一陣,沒了新鮮勁的皇帝會放棄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這樣一來,唐楓也跟著要早起了,因為在國喪期間,他要一直照看著宮裏的治安,人家上朝,他也得趕去宮裏看著。大明天啟六年十月二十,第一次的早朝就拉開了序幕。
京城的百姓們在這一日的清晨,天還沒有亮的時候,就聽到了轆轆的車轎聲,嘚嘚的馬蹄聲,那是滿朝的文武大臣們進宮早朝的動靜,這對那些四十歲以下的百姓們是很新鮮的,因為朝廷的這項大事已經有近四十年沒有出現了。而那些四五十歲的人則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還是我們當平頭百姓的好啊,雖然這些大人們吃喝不愁,但是想要在床上多睡會兒,卻是不如我們的。”想著這一點,這些人便在翻了個身之後繼續美美地睡了過去。
唐楓因為得新帝的信任,所以這次能夠侍立在朱由檢的身邊一起參與這早朝,這可就讓他有些無奈了。雖然這是皇帝對自己寵信的體現,但一想到要在那跟個木頭似地一杵幾個時辰,不能動也不能說話,唐楓就是一陣心寒。不過他也想看看這第一次的早朝會是怎麼樣,所以還是硬著頭皮早早地就來到了宮中。
寅時末,隨著一聲聲的鼓響,皇帝的車駕就出現在了太和門前,早已經等在那裏,全身都不敢動的百官就齊刷刷地跪了下去,山呼萬歲。然後在朱由檢進了乾清宮的正殿之後,眾官員才按著官階的高低,陸續整齊地進入殿中。
其實這真正的上朝和電視裏的還是有所不同的,除了人更多,許多得要站在殿外之外,這地方也是有著區別的。一般上早朝的地方是在太和殿,但是一旦有了什麼重要的慶典,大的節日,則會把早朝設在乾清宮中。今天因為是朱由檢真正意義上的登基,所以自然是將這早朝的地點定在乾清宮了。
唐楓站在丹墀之下,看著眾臣踱著步走進了殿宇之中,就覺著很是好笑,其實這早朝也隻是一個形式罷了,至於要搞得這麼隆重嗎?不過身為皇帝的朱由檢卻不這麼看,他穿著一身的五爪金龍袍,頭戴翼龍冠,滿麵嚴肅,一看倒還真有著幾分的人君之相。隻是他的眼睛裏還是帶著那麼幾分的激動,卻體現出了他尚不成熟的一麵。
再一次三跪九叩,高呼萬歲之後,眾大臣才算是完成了大禮。然後就聽一個尖銳的聲音道:“新帝即位,四海升平!……”在一大篇的歌功頌德的話之後,才說出了那句最有名的話:“吾皇有旨諸臣工有事早奏,無事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