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能看到過去,隻要他能夠站到合適的距離。
每個人都在影響未來,即使他沒有煽動蝴蝶的翅膀。
太陽距離地球約一點五億公裏,光從太陽發出到達地球約需八分半鍾。
也就是說,我們每天看到的都是八分半鍾之前的太陽。
織女星距離地球約26.5光年,也即,我們仰望星空時,看到的是26.5年前的織女星。
美國物理學家康沃爾在《自然》上發表的文章中講道:“原則上,地球的光線環繞著宇宙跑,所以,如果我們看到了四十億前年地球的情況,請不要大驚小怪!”
這裏所說的光,不止是可見光,還包括那些超出人眼感知範圍的電磁波,如,紫外線、紅外線、伽馬射線等。
通過對不可見光的觀測,人們發現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比如,借助於紅外線觀測儀,人們發現,包括人體在內,所有動物都可發光。
更玄妙的是,當我們離開所坐位置三小時後,紅外線攝影仍可拍攝到我們殘留在哪裏的放射光。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也算是我們看到過去的一種方式!
不可見光之中,最為玄妙的,則是一種原子核能級躍遷蛻變時釋放出的射線,它是波長小於0.001納米的電磁波,名叫伽馬射線。
伽馬射線輻射及穿透性很強,對人體危害極大。
1997年12月,人類觀測到一百二十億光年外爆發的的伽馬射線暴,其五十秒內所釋放出伽馬射線能量相當於整個銀河係兩百年的總輻射能量。
當人體受到伽馬射線的輻射計量達到六百至一千雷姆時,在兩個月內死亡的概率為80-100%;輻射劑量為1000-1500雷姆時,兩周內死亡幾率為100%;超過5000雷姆時,兩天內死亡的概率為100%。
而伽馬射線的殺傷範圍,據說達方圓上百萬平方公裏!
得益於大氣層中臭氧的保護,正常情況下,宇宙中的伽馬射線無法進入地球。
但凡是都有例外。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人類發明了一種叫做氟利昂的化合物。它性質穩定,具有不可燃性和無毒性,被當作製冷劑、發泡劑和清洗劑,被廣泛用於家電、日化、汽車、消防等領域。
氟裏昂在經紫外線照射後,會分解釋放出氯原子,而氯原子可以循環破壞臭氧,將其分解為氧氣。
一個氯原子能夠破壞十萬多個臭氧分子,一千克氯原子可以捕捉消滅約七萬千克臭氧。
而在對氟利昂實行控製之前,全世界向大氣中排放的氟利昂已達到了兩千萬噸。
據NASA測算,至公元兩千年,南極上空臭氧空洞的麵積已達兩千九百萬平方公裏。
臭氧空洞的擴大,直接導致農、漁業產量下降,人類免疫係統減弱,皮膚癌、白內障等疾病的發病率上升。
此外,臭氧空洞的擴大對於人類健康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那就是隨著紫外線、伽馬射線等輻射的增加,會破壞核糖核酸,改變遺傳信息,也即導致所謂的基因突變!
臭氧空洞的出現與擴大,也不也是沒有一丁點兒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