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士:人們很怕失敗,加入一行業前先問失敗人士,結果裹足不前,望而卻步。
成功人士:如果因害怕失敗而不敢放手一搏,那將永遠體會不到成功的快樂!
在這個世界上真正成功的人隻有區區少數,而大部分都是些平平淡淡的普通人。是什麼給他們之間劃了條分界線呢?是機遇嗎?這個並不是主要原因,每個人都會遇到適合自己的機遇,上天也給了我們足夠的時間去完成一份事業,而且許多人的起跑點都差不多,例如大學畢業的同學,幾乎都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但若幹年之後,他們的境遇卻常常是天壤之別,他們不知不覺地被劃入了成功分界線的兩邊。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那是什麼把大多數人擋在了成功的門外?那就是人們畏懼失敗的心理。許多人都有一種典型的心理:要去做一件事,哪怕非常有前途,他也一定會去問做過這一行業的人,問他們這一行好不好做,但問十個人,九個人會告訴你不要去做,並把自己失敗的經曆告訴你,一下就把自己的信心給撲滅了,最後什麼也沒有去做,自然成了一事無成的普通人。這種心態比較類似於小馬過河:
馬媽媽要小馬馱小麥到磨房去。到磨房去要經過一條小河。小馬來到小河邊,但不知河的深淺,不敢過河,於是問牛伯伯河有多深,牛伯伯說水很淺,隻過腳踝,小馬於是滿懷信心準備過河,但剛把腳伸到河裏,樹上的小鬆鼠就警告小馬說,河水很深,去年就有一隻鬆鼠被河水衝走了。小馬因此害怕起來,它去問它的媽媽該怎麼辦,馬媽媽告訴它“孩子,遇事要想一想,不要人雲亦雲,要有自己的思想。牛伯伯和小鬆鼠都說得有道理,但都是根據它們自身的條件來判斷的。牛說河水淺是由於它本身長得高,小鬆鼠說河水深是由於它是小個子。”小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於是信心百倍地過河了,而河水隻剛剛浸到它肚皮。
其實每個人的境遇都是不一樣的,在同一個行業中,很多人失敗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一個行業大部分人都能成功,那機會肯定輪不到你,早被人擠破頭搶光了。但一個行業有不少人成功,說明這條路一定行得通,就像一座山,既然有人登上了山頂,那一定存在有路徑,許多人失敗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對路,但他們的失敗隻能代表他們,並不代表你也找不到路,一旦你找到了,你就成功了。不過可惜的是,許多人都抱著隨大流的從眾心理,連放手一搏的勇氣也沒有,如果不去嚐試,固然遭遇不到失敗,但同樣也感受不到成功。幹任何事情的結果隻有兩種情況:成功或失敗!如果不做,隻有一個結果,失敗;如果采取行動去做,則有兩個結果:成功或失敗,成功的幾率是50%,為什麼不去嚐試呢?做事情應該向成功人士學習,觀察他們是怎麼成功,為什麼常常去受失敗人士的經曆來左右自己的取向呢?就像開一家飯店一樣,你應去問生意紅火的飯店是怎麼經營的,難道你會去學習一家飯店如何開成倒閉嗎?一個因畏懼失敗而不敢放手一搏的人,留給他的隻有失敗。在很多情況下,人應該有破釜沉舟的勇氣。
有一群鹿在河邊吃草,突然周圍燃起了一個火圈,群鹿驚慌失措,很多鹿都試探著去衝火圈,但都被燒了回來。當火圈越來越緊的時候,它們隻好一步步地退縮。眼見就要麵臨生死抉擇了,於是一起商量著說:被火燒死太可怕了,不如跳到河裏,遊向對岸。唯獨一隻鹿不讚成,說:“我們不會遊泳,跳到河裏肯定會被淹死;不如衝破火圈,就能回到原野上了。可惜的是,其他鹿都不肯再冒這個險,都跳到河裏去逃生,結果因為不會遊泳而通通淹死,唯獨那隻勇敢地衝過火圈的鹿,雖然全身的毛燒光了,但它卻得以生存。”
有時候看似被困難團團圍住,如果放手一搏,很可能就打開了一個新局麵。當年項羽以兩萬軍隊對抗大秦二十萬大軍,很多人認為他輸定了,但他破釜沉舟,一舉擊敗章邯而奠定了他的大業基礎;韓信以兩千新兵對抗十萬齊國大軍,處於絕對劣勢的他背水一戰大敗齊軍。很多人的成功都是靠一次大的拚搏而獲得的。每個人都會遇到機遇,但每次機遇的抓住都需要一場艱難的拚搏。敢放手一搏的人,他很可能就會成功。一個永不放棄的人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一個選擇放棄的人卻肯定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