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關於陳言(1 / 1)

陳言一直在想,如果沒有遇上小Q,她一定一直還隻是一個患有中度自閉症的患者。可是也正是因為小Q,讓她第一次體驗到了心痛,而且也正是因為小Q讓陳言無可救藥的染上了一種叫寂寞的病毒,並且不可自拔。

陳言的自閉症並不是天生的,在她兒時她也是個天真活潑的性子,和所有的孩子一樣,她也會頑皮跟男孩子打架,跟小夥伴們一起去偷東西等等。

隻是在陳言六歲那年,像很多家庭一樣,她家出現了第三者,一個比陳言的媽媽更年輕漂亮而且懂得說話的女人,於是好強的陳媽媽的理所當然的跟陳爸爸吵,甚至打架……開始陳言總是被嚇得驚恐的躲在角落,一邊哭一邊喊著爸爸媽媽別打了等等……

這樣的日子似乎持續了半年多,期間來找陳言的小朋友總是被陳爸爸嫌棄的趕走,漸漸的再也沒用小朋友來找陳言。陳媽媽也厭倦了這樣的日子,離婚,對簿公堂,陳爸爸法院裏有關係,走了點後門,於是理所當然的得到了全部的財產以及陳言的撫養權,當然並不是陳爸爸多愛陳言,隻是他也是個好勝的人,他不容許陳媽媽這個失敗者從他這裏得到任何東西。

陳媽媽走了,臨走的時候她跟陳言說,我一定會回來的,等我再回來離開的時候一定會帶上你的,她知道陳言跟著她爸爸是不會多幸福的,可是她無可奈何。

陳媽媽走後,陳爸爸似乎有點後悔硬是搶了陳言的撫養權,陳言的存在有點阻礙了他的逍遙生活,於是他打包好陳言的行李和準備了一點點的錢把陳言丟給鄉下的父母。他跟他們說是陳言的媽媽跟別的男人跑了,即使他們都知道其實是陳言的爸爸有了第三者,可是還是自欺欺人的相信這一切。

陳言的爺爺奶奶都是很重男輕女的人,而陳言的爸爸又是他們的獨生子,所以他們理所當然的討厭陳言和陳言的媽媽。

所以,在爺爺奶奶家甚至她住的那條村子,那個小鎮,所有人都隻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陳言的媽媽跟別的男人跑了,所有人都在恥笑著陳言還有她媽媽。

去到農村不夠兩個月,才6歲半不到七歲的陳言就很清楚的體驗到了什麼叫虛偽,同一條村子裏的大人們,表麵上都是很和顏善目的樣子,每次看到陳言總是和善的笑著問陳言要不要進去玩,當陳言走過去,他們的第一句話容易都是,你媽跟的那個男人怎麼樣的,是不是很有錢……

從那段時間開始,陳言開始不再和任何人說話,包括同學、老師甚至於她的爺爺奶奶。陳言的爺爺是個老革命,有喝酒就打罵人的習慣,以前受氣的都是陳言的奶奶,可是陳言來了之後就代替了這個位置。所以那接下來的幾年,陳言的身上都會陸續出現一些淤青的傷痕,直到11歲那年,陳言的爺爺肺癌過世。陳言的奶奶大受打擊之下直罵陳言是掃把星之類的話。

陳媽媽本來是個搞文藝的人,所以陳言家裏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書。陳言記得媽媽走的時候跟她說,無聊的時候就看書,等你把家裏的書都看完了,媽媽就來接你走。陳言一直生活在陳媽媽給她留的幻想裏,等著她深愛的媽媽來接她走。那個時候陳言認字比同班的任何孩子都快,因為她一直堅信隻要把家裏的書看完就能再見到媽媽。

陳言的媽媽沒有食言,在陳言14歲那年,她回來了,再次跟陳爸爸對簿公堂,這次她贏得了陳言。陳媽媽帶著陳言再次回到城市,陳言一直都不怎麼說話,陳媽媽以為是再次回到城市陳言不適應。

可是漸漸的她才發現不對勁,於是帶陳言去看心理醫生,最後診斷的結果是中度自閉症。那天幹練的陳媽媽在診所失態的抱著陳言哭了一個下午。

從那以後陳媽媽對陳言更是照顧入微,她總是想著法子讓陳言走出自閉,例如經常去陳言的學校班級讓陳言的同學多多照顧陳言等等……可是還是沒有改善,陳言依舊是不跟人說話,獨來獨往。

因為陳言從來不覺得有朋友就能代表什麼,她很享受一個人的世界,一個人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