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寤寐思服(1 / 3)

(一)

清大醫學部

他正大光明的一直把車停子開到實驗室的樓下。

下車,他走在前麵,我抱著材料緊跟在後麵。正經一副屁顛屁顛的小崔巴研究生樣兒。

一路有人打招呼“顧院長好”“顧院”“顧教授”“顧老師”不絕於耳。匆匆回應。

他急於看師兄師姐們的課題結題成果,大步流星趕著走。

現在是關鍵時刻,師兄師姐經常得把鋪蓋搬到辦公室。

我做小丫環狀小碎步緊跟著。

他要求嚴格,出論文不用那麼頻繁但是對實驗要求是相當的高。

研究生能跟他這樣有名又有實力的導師是很難得的,再累也不敢發牢騷。有時半夜巡視,女生趴在儀器旁,一邊打盹一邊等數據;男生在樓道裏一邊抄著手聚在一堆一邊吸煙解解乏,看到他來還一哆嗦。

他帶7個博士研究生,這個數目是相當多了。本來他是不帶碩士的,但是我就這麼脫穎而出了。我這個研二水平的在實驗室裏日常工作無非就隻能是養並折騰老鼠或其他動物、細胞,提取DNA,分離蛋白質,跑各種電泳,電生理實驗……其實研究生期間的做的工作就是給導師打打下手,不要讓導師嫌你太差,拿到學位就行了。

工作中的男人最有魅力,我們都穿著白大褂,眼帶護目鏡,他嚴謹認真的樣子讓我崇拜得不能形容。

但是我也要小心謹慎,工作的時候是不能跟他打哈哈的,他真的會揍我。即使這樣我還是當他像偶像一樣。

師兄們忙著做課題,我的工作可以是飼養小白鼠也可以是整理報告。

對於實驗動物的問題,在我生物科學本科四年下來已經完全麻木不仁了。

因為小白的全基因組和人類的相似度很高,拿小白鼠做遺傳學實驗效果很好,並且繁殖飼養簡便容易成本低。

雖說動物實驗不人道太殘忍,不過為了更多的人類的利益,也隻能如此。

正如顯微鏡的發明人虎克的研究工作為生物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而虎克在瘟疫猖獗的年代研究發明顯微鏡時得到過一個財團大力支持,平民聽聞憤憤:這大筆大筆的錢不用來買藥治病發展慈善醫療,居然資助這麼個沒前途的東西?!結果呢,顯微鏡發現各種傳染病都是由特定的細菌引起的,這就導致了抵抗疾病的健康檢查、種痘和藥物研製的成功。可以說顯微鏡的發明結束了瘟疫。

我會說更多的時候,群眾是盲目的嗎?

在我們的實驗室中,有一隻特殊的籠子裝著多幾隻老鼠,他們跑來跑去的樣子跟普通老鼠沒什麼區別,但是,在它們的小腦袋裏卻擁有著1%的人類大腦組織。

在腦神經細胞生存的自然環境裏——即生物活體的大腦裏——對它們進行幹擾和研究,是最理想的研究方法。但是,在人腦裏進行這樣的實驗顯然是不可接受的。

培育這種老鼠,是為了我們兩項重點課題:

伏隔核β-抑製蛋白1抗體信號通路對海因洛複吸的調節以及成癮藥物精神依賴的神經機製。

關於培養人腦老鼠,這種研究形式是否已經跨越了人倫界限,有聲音說這樣的研究已經觸及侵犯了倫理學的基本原則從而引起了巨大的爭論,但是顧思存教授神一般的存在他的想法沒有人可以跳出來明目張膽地反駁?

“清大神經生物學研究所顧思存教授領銜的課題組與美國.休斯醫學研究所“醫學神經生物學研究”方麵的科研成果在線發表在頂級科技學術期刊《自然》《美國心理學家網》上。研究成果為人類深入探索解開毒品與大腦神經之間關係的奧秘以及人類由神經環路發育異常引起的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重大意義。

據介紹,顧思存博士是2009年清大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研究所、清大醫學院腦科學研究院、清大醫學院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引進的青年PI(PrincipalInvestigator)。

此項研究合作雙方為共同通訊作者,顧思存同時為第一作者,清大為第一通訊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