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莎聽了楊伊蓮的敘述,感覺有些滲得慌:“可是,我今天晚飯後剛去了那裏啊,隻有一個小土坡和一塊平整的水泥地,啥也沒有看見。如果有這麼一個古墓被發現,也應該有些保護措施,媒體也應該報道吧?我們怎麼從來沒有聽說有這件事?”
楊伊蓮說:“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回來,這件事情我們後來也隻是聽別人說起。確實有很多記者想來采訪,09年那時,我們已經回來準備開客棧了,還有幾位都市報的記者跑到我們這個院子裏來住下,向我們打聽情況。我們對記者都比較謹慎,怕他們亂寫,反正也不是啥子好事情,自己不敢負那些責任,所以就沒有告訴他們。”
“我聽幾個當時參加挖掘的親戚們講,才大概知道一些。當時地震後,大家都忙著救人、修路、休房子,到處都亂糟糟的。地震時很多山體都震鬆了,原來那片地方有17顆老銀杏樹,都有上百年曆史。這17棵銀杏樹就環繞著我們村的祠堂,但在解放後破四舊的時候,銀杏樹被砍走了10棵去給山下的小學校蓋房子了。所以前些年山上還能夠看到7棵銀杏樹了。我們楊家的祖墳殘留下來的幾座原本還剩下2、30座,就是一些土包包,大家改革開放後才又開始上山拜祭。每年過年前、七月半、清明這些時候都要上去放鞭炮。”
“但是地震後,那7棵銀杏樹,突然都倒了。一開始都還沒有人顧得上管它,那個地方除了老銀杏外,中間還長著密密麻麻的鬆樹、柏樹,直到地震過了一個星期左右才有人上去看。我們幾個親戚發現那2、30座墳堆正中央的那7、8墳包包都被銀杏樹砸垮了。幾個親戚才回到村裏叫了3、5人年輕人去修墳。到達那片樹林裏,他們發現那個7、8個墳堆上的墓碑和中間的石塊確實都垮了一地,在清理完碎石和砸斷的樹枝後,發現幾座墓合圍的中間地帶下邊,出現了半米寬、4、5米長的一個大裂縫。當時地震期間,餘震還不斷,所以大家都對這些也司空見慣了,也覺得正常,但是需要請地質專家來看這條裂縫會不會影響到我們山下的農田、房屋,防止造成那個啥子啥子傷害喔,”
“次生災害!”老王在一旁為她補充。
“對對對!擔心次生災害,因為怕下雨發生泥石流、山體滑坡一類的災禍。三位bj來的專家當時正在這個片區檢查房屋損毀情況,給一些房屋做評估。在聽了村子裏的彙報後,他們第二天中午就帶了些儀器來檢測,發現裂縫下邊有大塊的金屬物體。於是就決定先挖掘開看下,他們和幾個村裏的民工開始挖,但是因為是我們楊家的祖墳,怕和我們鬧矛盾,所以當時也請了幾位我們親戚在現場看著。當天一直挖了一個下午,到了晚飯的時候,就發現地下大概4米左右深的地方有一個地下墓室,中間有一口銅製的棺木。”
“負責的地質工作的領導趕緊跟上邊做了彙報,很快那個地方就被派來的一隊武警封鎖了,我們村民和地質勘測小組都不準進去看。後來據說還從省裏調來了一隻考古隊伍。他們斷定那個地方好像是唐代某個在這裏隱居的官員的墓地。”
“這麼重要的事情,怎麼不對外界公布消息呢,這是一項重大的考古發現啊?”
“當然喔,如果要是個有名皇帝、官員的墓,我們這裏肯定好多人來旅遊參觀嘛,我們也想多些遊客嘛。不過聽他們說,當時打開那個銅棺後,發現裏邊是空的!”楊伊蓮壓低了聲音對莎莎說。
“地方官員嘛,就怕出事情,”王老板補充說:“當時災後重建,整個全國、全世界都在關心sc的情況。可能地方上怕節外生枝,就沒有公布消息。另一種說法是,這個墓早在幾年前就被盜了,警方從08年發現後,就開始一直在偵破。所以現在你看到的就是那麼一個土坡了。後來,政府給村民一些賠償,把那2、30座老墳遷到山下新建的公墓裏了。那個發現的地下的墓室就在土坡後邊的水泥地下。聽說今後如果破了案子,在文物追查回來後,有計劃要在那裏建造一個紀念館,所以暫時用水泥把下麵的坑道填封了,不讓外人繼續破壞。”
李莎莎想不到,自己下午登上的山坡還有這麼一段故事。但是她確信,也就是在幾個小時前,自己在河中間的石頭上,肯定看見過那個地方亮起過四盞紅燈籠,並且還有“時間樂園”四個清晰的大字。
她再次把手機裏的照片調出來,放大了給王老板和楊伊蓮看。
“這個位置確實是在那裏,四盞燈籠也是對的啊,”王老板也很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