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我的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多次反複修改而成的。

出於對教師職業的尊敬和熱愛,自讀碩士以來,一直特別關注中小學教師的有關問題。到了博士階段,經過艱苦的選題和查找資料,再經過不斷的寫作和修改,內心終於對建國以來我國中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政策有了清晰的理解。論文能夠得以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的是導師黃書光教授的指導和幫助。論文從選題、開題到定稿,一直滲透著老師的心血。黃老師以其誨人不倦的敬業精神、淵博的學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引領著我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感謝金林祥教授、丁鋼教授、杜成憲教授在開題報告中為我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使論文得以進一步豐富與完善。在學習與論文寫作過程中,還研讀了孫培青教授、田正平教授、周穀平教授、肖朗教授、廖其發教授等前輩學者的學術著作與論文,為論文的寫作奠定了基礎。

感謝著名社會學家MinZhou教授,承蒙老師的厚愛與幫助,使我獲得華東師大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交換留學合作項目獎學金並赴美訪學,跟隨導師做社會學方麵的研究並參加其合作項目。感謝洛加大亞洲學院的Elizabeth Leicester主任,Ortiz·V教授,Lee·Rennie,Trouille·Danid,Alexander及其他老師在學習及生活上的關心和幫助。感謝華東師大研究生海外研修資助項目的資金支持與洛加大亞洲學院的資助,使本人的海外研修得以順利完成。

感謝華東師大的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們,是你們對我學習及生活上的不斷幫助,使我感受到像是處於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中一般,潛心鑽研學問。

感謝南陽師範學院的丁院長,南陽縣宛城區教體局的薄局長、杜局長,邢科長,宛城區政府檔案室的李局長,宛城區教師進修學校的代科長,南陽市六高中校長查光明,宛城區新店鄉中心學校校長栗克勤,新店鄉二中校長汪運清,栗河鄉中心學校的陳老師等,他們為本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感謝南陽市宛城區第八小學、第五小學,宛城區進修學校的老師們,他們熱情的接待,使訪談調查獲得了豐富的資料並得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還要感謝我的父母給予我的精神鼓勵。更要感謝我的妻子,正是她對我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支持,才使我得以如期完成學業。

在本書寫作過程中,參考和借鑒了許多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盡力一一予以注明,但疏漏之處恐在所難免。在此敬請各位專家、學者原諒,並致以真誠的感謝!

因時間關係,本論文中肯定存在有不足與缺陷,懇請各位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最後,向參加本文評議、評閱和答辯的所有專家表達由衷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感謝我工作單位信陽師範學院各位領導和同事對我工作的大力支持。特別感謝黑龍江教育出版社為本書的順利出版所作的種種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