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界,也稱為陰間,人間的人們,關於它有各種各樣的傳說,像”黃泉路“,”奈何橋“、”孟婆湯“、”三途河“、”鬼門關“、”三生石“等等。
黃泉路一是對這些關和路程的總稱;另一種是專指這一路程中的一段叫黃泉路的路。傳說人死後,會有陰間的捕快黑白無常來捉拿人的魂魄,把他們帶到陰曹地府去接受陰間大法官閻羅王的審判,以決定他們是升天做神仙;或再次投胎做人;還是打入十八層地獄去受苦。人的魂魄到陰間報到要走很長一段路,過很多的關;傳說,人的陽壽到了就會死,這是正常的死亡,正常死亡的人首先要過鬼門關,過了這一關人的魂魄就變成了鬼,接下來就是黃泉路,是接引之路。在黃泉路上還有很多孤魂野鬼,他們是那些陽壽未盡而非正常死亡的,他們即不能上天,也不能投胎,更不能到陰間,隻能再黃泉路上遊蕩,等待陽壽到了後才能到陰間報到,聽候閻羅王的發落。在黃泉路上有火紅的彼岸花。彼岸花是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在那兒大批大批的開著這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又因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人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走過黃泉路後,有一條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走過奈何橋有一個土台叫望鄉台,望鄉台邊有個老婦人在賣孟婆湯,忘川河邊有一塊石頭叫三生石,孟婆湯讓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記載著你的前世今生。
“奈何橋”傳說人死亡後魂都要過奈河橋,善者有神佛護佑順利過橋,惡者被打入血河池受罪。《豐都宗教習俗調查》一書對此有過詳細的描寫:“奈何橋分三層(或三座),善人的鬼魂可以安全通過上層的橋,善惡兼半者過中間的橋,惡人的鬼魂過下層的橋,多被鬼攔往橋下的汙濁的波濤中,被銅蛇鐵狗狂咬。每年香會時,香客爭以紙錢或銅板擲入池內,並以炒米撒入池中,以為可以施給餓鬼。許多老年香客,喜歡從上走過,以為走過此橋,死後可以免去過奈河橋之苦。”
“孟婆湯“,這在瀾子家一本古書上記載著。傳說中人是生生世世輪回反複的。這一世的終結不過是下一世的起點。生生世世循環的人無法擁有往世的記憶,隻因為每個人在轉世投胎之前都會在奈何橋上喝下忘記前程往事的孟婆湯。所以,走在奈何橋上時,是一個人最後擁有今世記憶的時候。這一刻,很多人還執著於前世未了的意願,卻又深深明白這些意願終將無法實現,就會發出一聲長長的歎息。這也是這座連接各世輪回的橋命名為奈何橋的原因。
“三途河”,傳說是生界與死界的分界線。因為水流會根據死者生前的行為,而分成緩慢、普通和急速三種,故被稱為“三途“。就像生與死隻有輪回可以跨越一樣,渡過“三途河”的方法也隻有一個,那就是“三途河”上的渡船,除此之外別無他法。然而渡船是要付船費的,沒有路費的靈魂將不能登上渡船,就算登上了,也會被船夫丟進“三途河”。那些無法渡河的靈魂在輪回欲望的驅使之下,會涉水渡河,但是“三途河”的河水不但沒有浮力,而且還具有能夠腐蝕靈魂的劇毒。那些下水的靈魂將永遠沒有上岸的機會了,隻能變成“三途河”裏的水鬼。永遠無法轉生的痛苦和徹骨冰冷的河水使那些水鬼對其它還有輪回希望的靈魂產生了妒忌。隻要有靈魂落水,他們就會一擁而上,將其拉入河底也變成和他們一樣的水鬼。
”鬼門關“是進入鬼國的必經關卡。無論是誰來到這裏都必須接受檢查,看看是否持有鬼國通行證一一路引。鬼門關是一座牌樓,上麵橫書蒼勁有力的“鬼門關”三個大字。傳說是人死後到陰曹地府報到的第二座關卡。兩旁有十八個鬼王和把門小鬼把守。森嚴壁壘、銅牆鐵壁,牢不可破。無論哪個亡魂來到這裏,必遭檢查,看是否有通行證。這個通行證就是“路引”。它是人死後之魂到陰曹地府報到的憑證。在這張長三尺、寬二尺的黃紙上印有“為酆都天子閻羅大帝發給路引”和“天下人必備此引,方能到豐都地府轉世升天”,上麵還蓋有“閻王爺”、“城隍爺”、“酆都縣太爺”三枚印章。凡是人死後,即燒掉它,亡魂就拿著它到鬼門關,經查驗無訛後,方能入關。
”三生石“立在奈何橋邊,記載著每個人的前世今生,石身鮮紅如血,上麵刻著四個字“早登彼岸”。關於它有很多淒美的愛情故事,就不一一來說了。
關於冥界的種種傳說,雖然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但可以看到不管是哪個傳說都籠罩著陰暗,裏麵的鬼們也是凶神惡煞,哪怕是美麗的愛情故事,也是充斥著悲傷。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冥界與人間沒有不同,可以說是一個翻版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