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大羅馬”
父親的“大羅馬”是一台28寸的永久牌自行車,車上有一個拱門形的扶手,車頭還有一個鈴鐺,一按就可以聽到悅耳的鈴聲。還有兩條橫梁,也可以載一個人。因為我們有姐弟四個,父親將自行車的後座又加了塊長木板,將它變成一個加長的座位。那樣前麵就坐了一個孩子,後麵就坐3個孩子。因我是老大就坐後麵,摟著前麵的弟妹。
那時的路麵坑坑窪窪,特別是剛下過雨的時候。那一個個的小水坑令坐在後麵的我望而生畏,老是害怕摔下來,一不小心就會變成一個黃色的“落湯雞”。所以將那抹手抓得很緊。父親的車技很好,他會適時地避開那些小水坑,載著我們姐弟平穩穿行。
八十年代初期,在那個落後年代裏。家裏有一輛“大羅馬”已是一件不錯的交通工具。當父親用“大羅車”載著我們姐弟四個去趁圩或走親戚時,總會惹來小夥伴們羨慕的目光。
“大羅馬”除了可以載我們姐弟四個,還是父親做生意的交通工具。農閑之餘,父親會做一些小本生意來改善家裏的環境。父親在新興天堂拿了貨,然後在縣城(那時還未設市)其他鎮的圩期日進行銷售。那時的“大羅馬”又成了父親的“商務車”。陪伴著父親風裏來,雨裏去。穿行在這個鎮到那個鎮之間。
有時候因父親跑的圩鎮比較遠,回來得有點晚。當我們半夜醒來,聽到“大羅馬”悅耳的鈴聲,那是父親回來了。(生意好時鈴聲是歡快的,生意差時,鈴聲是沉悶的)。母親連忙起來,熱菜熱飯,燒一煲熱氣騰騰的的水,洗去父親滿身的疲憊,填飽父親饑腸碌碌的胃。
有一次,我們半夜睡醒覺,還未聽到那悅耳的鈴聲。心裏隱約有些擔心,總覺得有什麼事情發生。果然,伯父和姑丈載著父親回來了,父親全身都受了傷。原來父親在趕夜路的時候在橋下摔下來,(大約有十五米高)車上還有一個切煙葉的機。好在沒有摔在父親身上,如果不是…………,我們都驚出一身冷汗。
荔枝飄香的傍晚,又聽到“大羅馬”悅耳的鈴聲。父親載著兩大蘿筐的荔枝回了。我們姐弟歡叫著前去迎接,那兩大蘿筐鮮紅飽滿的荔枝令我們垂涎三尺,兩手抓住拚命往嘴裏塞。父親在一旁麵帶微笑地看著我們姐弟。
現在的沙路已變成柏油馬路,父親的“大羅馬”已被摩托車所替代。而父親也由從健壯的中年走到了老年。頭發眉毛都白了,那曾為我們撐起整個天空的腰也彎了。但那輛承載著我們童年歡聲笑語的“大羅馬”永遠刻在我記憶深處,沉澱於歲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