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不能使用陳舊的表達方式
⊙你在這個世界上是一個嶄新的自我,為此而高興吧!善用你的天賦。
在溝通過程中,你不但要努力地準確表達自己的意念,而且你還要盡量具有新鮮感和創意。因為“事情本身就是上帝”,所以你一定要有勇氣把自己對事情的評價說出來。
《聖經》中記載,在諾亞大洪水發生後不久,有一個最富創意的人,最先使用了“冷得像條胡瓜”這個比喻,它十分精彩,並且極具新意。過去這個比喻具有它原始的新鮮感。
有人就曾在彼爾班加的宴會後的演講中使用,但是今天,如果還有人再重複使用這個比喻,真是使人慚愧。表示寒冷的比喻很多,而現在仍然用“胡瓜”,那就顯得太陳腐了。
關於如何才能培養獨特的風格這個問題,我曾向女作家坎瑟琳·洛麗絲請教。她告訴我,要經常閱讀古典散文和詩集,並能毫不留情地把作品中沒有意義的詞句和陳腐的比喻刪去。
關於同樣的問題,一個雜誌編輯說:“如果每次我發現投來的稿子中有兩三處陳腐的比喻時,我就馬上把稿子退還給作者,根本不想浪費時間和精力去看它。”他還說,一個作家,如果沒有表達上的創意,那他所表達的思想也肯定沒有新意。
第九節 信心讓你離成功隻有一步之遙
⊙正確的遣詞造句、思想的組織和表達、演講時的赤誠和熱情,所有這些,都是保證思想能夠在最後階段達到完美的表達。
我在培訓班的第十四堂課上,通常會安排學員講述自己是怎樣運用自己平時學到的演講技巧的。我聽到,由於在日常工作中充分發揮了語言的技巧,因而,銷售員們說自己的銷售量大大增加了,經理們則說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主管們的管理協調能力也大大地提高了……聽到這些,我感到很欣慰。
查理·迪勒在《今日語言》雜誌上這樣寫道:“說話及說話的形態、次數和氛圍,是商業溝通中的生命血脈。”
弗蘭得·凱納特也在《今日語言》雜誌上說:“因為我們了解每位管理人員或多或少都可稱得上是一位老師,所以,我們才會保持如此高的熱情,在公司從事語言訓練。從招聘一名員工開始,經過最初的訓練,然後經過正規的任務分配和工作調整,管理者們需要不斷地解釋、描述、說明、指示,和上級及自己部門中的每個人討論無數的事情。”
正確的遣詞造句、思想的組織和表達、演講時的赤誠和熱情,所有這些,都是保證思想能夠在最後階段達到完美的表達。而本書中對它們都做了詳細的分析,主要就看你在社交場合如何運用了。
我曾建議大家,在演講時加入一些細節,這樣能使意念生動形象地展現在聽眾麵前。這種技巧不隻在演講時有效,在日常生活交流中也十分有用。
我們中大多數人都不是授業解惑的老師,但卻每時每刻都在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如父母教育子女,園藝人教他人修剪玫瑰的新方法,觀光客們就最佳的旅行路線彼此交換意見等,在各種說話的場合,人們都需要清晰、連貫的思索,需要強勁有力的表達方式。
由於在日常交流中運用本書中的一些技巧,能使你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你應努力地尋找每一個當眾說話的機會。怎樣才能做到這點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參加一個有更多當眾說話機會的俱樂部,做一個積極活潑的會員。或者設法使自己成為一名兼職的節目主持人,這樣,你可以有機會訪問許多優秀人物,擔任向他人介紹他們的任務。
發表演講的機會也是很多的。你可以自告奮勇地到自己所在地的演講會去演講,還可以為募捐組織去做宣傳。為了收到更好的效果,他們甚至會告訴你許多演講秘訣。許多著名的演講家,就是這樣起家的。
沙姆·文森是廣播、電視明星及眾人敬仰的演講家。他在紐約做教師的時候,就非常喜歡就自己最了解的人和感興趣的事發表簡短的演講。他根本沒想到這些談話對聽眾的吸引如此強烈。不久,他就被邀去參加公開演講,由此成為許多廣播節目的特約嘉賓,以至後來,他完全放棄了教書生涯,進入娛樂圈。
無論你學習任何新事物,都不會保持直線進步。這個過程其實就像一波一波的浪潮,時起時落,有時甚至進一步,退兩步。這種停滯衰退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學習曲線中的高原地帶”。不管多麼聰明的演講學員,都會被這個“高原地帶”所阻,時間是從數周到數月。有時費盡心機也無法逾越,而意誌薄弱者則往往因絕望而最終放棄。那些富有膽識的勇士,會堅持不懈,他們會持之以恒地堅持訓練。直到有一天他忽然發現,自己的說話技巧一日千裏,從而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有一次,一位學習法律的年輕人寫信求教林肯。林肯告訴他說:“如果你已下定決心成為一名律師,那麼事情已經成功了一半……但要時刻記住,任何事情都不比自己必勝的決心重要。”
林肯是有過同樣經曆的人,深知其中道理。
在我所認識的許多成功者當中,隻有極少數是天賜英才,大多數不過是隨處可見的平常人,他們成功的秘訣就是堅持不懈。普通人隻要有膽識、有目標,也一定能成功。
美國石油大王老約翰·洛克菲勒曾說:“商業成功的第一要訣是耐心和了解最終必然成功的信心。”這話同樣對演講者有效。
海軍上將都邦在南北戰爭期間,曾列舉了許多理由,來說明自己為何不能帶領戰艦開入查爾斯港。
法拉格上將認真仔細地聽完他的描述後,說:“你還有一個理由沒有想到。”
都邦上將滿腹疑惑地問:“什麼理由?”
“你不相信自己能辦到。”
在我的培訓班裏,大部分學員們獲得的最寶貴的東西,就是對自己獲得成功多了一份信心。自信對一個人的成功,在生命的各種心理狀態中,其重要性是無與倫比的。
威廉·弗爾波也許是耶魯大學有史以來最受愛戴和歡迎的演講家之一。
他在自己寫的《教書熱》一書中寫道:“教書對我而言,遠甚於其他職業。我熱愛教書,如同畫家愛畫、歌手愛歌、詩人愛詩一樣。每當清晨來臨,我總是熱切地想著我那一群活潑、可愛的學生。”
如果你對自己的職業滿懷熱情,對當前的工作滿懷興奮,能達到成功就不足為怪了。弗爾波教授正是由於他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的關愛、赤誠和熱情,所以才能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愛默生博士曾說:“無熱誠,亦無偉大。”這不隻是一句文學修辭,還是通往成功的捷徑。
你如果也將這種熱情加入到成功演講的訓練中,就會發現所有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所有的障礙全都會消失。把所有的心智和力量都集中在與他人的有效溝通上,這本身就是一次挑戰。當你經過刻苦的訓練後,你會發現,自我表達的能力也能造就其他方麵的能力。成功演講的訓練是一條康莊大道,它能培養事業和生活所必備的信心。
希望你能在每天早晨的餐桌上打開這本書,一直到你將威廉·詹姆斯教授的這番話牢記在心:
年輕人不要因為自己未受過高等教育而擔心,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隻要他每時每刻都在忠實地忙碌著,不論他追求的是什麼,他都可以有充分的自信,期待著某一個美好的早晨醒來,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一名成功者了。
現在,有了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教授的支持,還有我在前麵提到的“駕馭術”,我相信,隻要持之以恒地練下去,你定會躊躇滿誌,領袖群倫。
人生有很多這樣的十字路口,等待我們去抉擇。
不管你的選擇是什麼,都要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
戴爾·卡耐基如何看待寂寞?
寂寞不是災難,而是生活賜予我們的福分。它使我們認識自我,也使我們得以擬定生活的戰略。在寂寞的時候,人並不一定是孤獨的,因為即使我們寂寞地待在我們的房間之中,我們仍然可以嚐試去與逝去的偉大人物交流,我們可以讀到流傳千古的偉大的文學作品,我們也可以聆聽美好的音樂,靜聽留聲機傳出的天籟之聲。
近年來流行這樣一句話:“孤獨的人是可恥的”。我在這裏不想討論孤獨,但我想說的是,孤獨和寂寞不同,寂寞絕不是可恥的。
人是社會的動物,人們的工作、進食、讀書、遊戲,全是社會性的活動。人的每一天、每一年,乃至一生,我們單獨度過的時間實在是少得可憐。人類個體的價值是以其社會價值來衡量的,這使得與同類的交往變得尤為重要。為了得到至少是一個人的讚許和愛情,我們不得不為自己尋找一個終身伴侶和自己共度一生,這是人類自然而應當的需求。
然而,這並不是說一個人就不能獨處或過單獨的生活。因為,盡管我們的大多數快樂來自人類的社會生活,但是,缺乏寂寞的社會生活,就像缺乏鹽的食物,會顯得淡而無味。所以,真正的快樂生活,應當是社會生活和寂寞的適當交替,有張有弛,鬆放自如。寂寞是值得我們細心去品味的,不但如此,我們還應當培養自己享受寂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