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散功改修太玄決(1 / 3)

此刻密洞之中,千禧道已將腦海之中淩亂的記憶傳承漸漸理清,這段破碎的記憶,雖不屬於自身,如同鏡花水月一般不真實,但其中對道統的傳承卻極為清晰。

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太玄決’與‘太虛煉丹術’。

羅天上仙並非以煉丹稱著,但其煉丹之術卻也冠絕古今,傳承記憶中,其界道之下的煉丹境界就有四色之境。

丹藥分品級,丹師當然也有高下之分,界道之下,六色為最。丹藥三顏九轉為極。

而太虛煉丹術其中記載著百餘種煉丹手法,十分高明。

還有許多從初色到六色境界的煉丹經驗,與成丹妙法多不勝數,極為玄妙。

看來以後自己倒是可以學著煉丹,有太虛煉丹術如此高明的煉丹妙法,以後門人弟子都嗑藥提升修為,羅天派不愁不興,千禧道思念於此,莞爾一笑。

煉丹雖然極為耗費仙草靈藥,但千禧道得到羅天上仙四色煉丹師的經驗,本身便具備了四色之境的理論知識,差的不過隻是實踐。

單論起步便比他人高了不少,隻需不斷拿低階藥草試水,便可將四色之境的煉丹之法融會貫通。

介時,將一舉成為四色煉丹師,可煉製第二顏六轉丹藥。

丹藥品級按顏色劃分,共有三顏,煉丹之士將其分為九轉,開始三轉為土黃之色,又曆經三轉之後轉為青紅之色,再曆三轉,轉化為紫金之色,是為三顏九轉,成就九轉玄丹。

三顏九轉的極品玄丹,隻有最高境的六色丹師可以煉製。

初色丹師可煉製一至二轉的丹藥,雙色丹師可煉製第一顏三轉至第二顏四轉,以此類推。

可見,待千禧道將記憶傳承中的四色丹師的傳承吃透徹的話,可以煉製出第二顏六轉丹藥,將會有數不盡的妙處。

隻是這些都要以後去實驗,現在想來還為時過早了些。

隨後,千禧道將太玄決整理了出來。

太玄決不修內氣丹田,不修識海元神,隻修肉身竅穴,乃太古主流學派,和現今的體係相差甚大,但大道同歸,修煉到最後都是堪破生死,學派不同倒也無謂。

修真練氣之後,首要為築基,築基極為重要。

原先,千禧道並沒有築基之法,隻有練氣決一部,一身築基修為全憑金丹藥力走到今日。

如今轉修的太玄決,雖和練氣決乃一脈,卻需要散功重修,重新築基。

好在和吳堯山一戰,意外覺醒五行靈體,具備了築基心境感悟。

如今重新築就靈台,倒也會省卻不少麻煩。

練氣圓滿之後,鑄就靈台,這時真氣才可化為更加雄厚的真元,是為築基。

從此和練氣修士截然不同,不但壽元大增,可活二百到三百載,最大的不同乃是可以禦劍飛行,踏天而走。

在現如今的修真界,築基之法乃是重中之重,如若沒有一部好的築基功法,鑄就的真元靈台,品質就會極差,極易破損,重則身死道消,輕則修為倒退。

而千禧道先前的築基靈台,不過是靠丹藥之力堆積而成,所以真氣並沒有經曆轉化為真元的過程,和鑄就靈台的階段,根基十分薄弱,如今散功重修,卻是正好。

在修真界之中,第一等的真元靈台鑄就之法,當屬於正道玄門玄功。

此等功法,修煉出的真元靈台中正平和,沒有屬性,築基後可以改修任何功法而不會衝突,且靈台堅固,晉升金丹之時,極少被心魔有機可乘。

而第二等鑄就靈台之法,乃是旁門左道之功,卻弊端重重,鑄出的靈台稍遜於正道玄功,但心魔難渡。

第三等乃是邪魔外道之法,不修靈台,修心神魔念,極為詭異,極多修煉魔功之人,墮落成魔。

而太玄決,卻是上等的玄門正功,就算是在太古之時,也是少見的上乘妙法。

便是連現今主流學派,元神道法中的築基功法比之太玄決也稍遜一絲。

千禧道思索一下後,便也下定決心舍棄如今靈台不穩的築基修為,改修太玄決。

他不像旁人心高氣傲,做事拖拖拉拉,太玄決中的築基之法,明顯比之現如今大多數功法都要高明,且益處在於能夠兼容並包,以後遇到比太玄決還要高明的功法,也可改修。

但,想來太玄決作為太古妙法,還是極少能與之比肩的,所以千禧道毫不猶豫散去一身功力。

千禧道散功之後,一陣虛弱之感席卷而來,修為重新降為練氣圓滿之境,但他沒有立即修煉太玄決。

因為太玄決太過久遠,晦澀難懂,且與如今修煉之法迥然不同,難以理解。

千禧道一臉思索,理解起來萬分吃力,良久才將太玄決領悟七八分而已。

太玄決中缺失練氣之法,想來自身修煉的羅天練氣決,便是裏麵缺失的練氣之法吧,千禧道想到。

太玄決中築基之法乃是第一步,首先應該修煉肉身,玄門正道的修士都說肉身乃是渡世寶筏,元神未能修煉到極為高深的境界,萬萬不能失卻肉身。

這世間便像是個大苦海,肉身就是渡海的方舟,自身元神便是船裏的人兒,如若元神沒有大成,失了肉身,修士就要墜入輪回,永不自拔。

傳說,化神之時沒有渡過苦海的修士將會遭受天人五衰之苦,就此道消。

太玄決中記載到,人的身體是個大寶藏,蘊含著無窮無盡的奧妙,所以太古之時,築基的功夫也都是從肉身竅穴入手。

人的肉身有經絡穴竅,聯結一身精血真氣的運行,修真界中修煉肉身的第一步,就先要打通自身體內的任督二脈,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和周身絡脈。

而太玄決中的築基法訣,也脫不開這個規則,真氣元力運行在經絡中,穿宮過穴,流轉五髒之間,轉化為不同屬性的真氣,所以才有了各門各派修煉功法和真氣屬性的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