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有示弱。
皇帝麵前。
她為自己辯駁。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一切都是天注定,詛咒又有什麼用呢,我是不屑的。
劉驁知道她平素為人。
便沒有追究她的過錯。
此事一了。
她自知趙氏姐妹寵冠後.宮。
無人能敵。
白日移光。
縱然皇帝與她深情不再。
這深宮。
她也離不開。
隻因她沒有過錯。
為何要離開。
她便自請前往長信宮侍奉太後。
明哲保身。
太後還是喜歡她的。
她對太後也是盡心盡力。
灑掃庭院。
除塵務盡。
忙了一天。
寂靜的夜晚。
夜色沉沉。
太後安歇了。
宮女們在月色下洗衣。
一片搗衣聲。
她手裏拿著合.歡扇。
站在台階。
看著高高的宮牆出神。
這是深宮。
她的一生就要在此度過。
虛度歲月。
任蹉跎。
聽,那宮裏又有樂聲了,搗衣的宮女們說。
側耳傾聽。
歌舞之聲不絕。
趙氏姐妹又在宮中跳舞了。
羅裙綺靡。
珠佩流離。
笑靨生花。
振袖邀歡。
她們憑此一個當皇後,一個作昭儀。
此刻。
皇帝一定看的如醉如癡吧。
她看著手裏的扇子。
潔如霜雪。
圓似月。
天熱在手中。
天冷便放置箱籠。
多像她啊。
皇帝有了新寵。
便忘了舊日嬋娟。
皇帝不似他的曾祖宣帝那般故劍情深嗬。
待到皇帝崩逝。
她又去守陵。
這沒什麼。
她已慣了。
失寵如她。
身在宮中。
不就像守陵麼。
(二)班昭
唯令德為不朽兮,身既沒而名存。
惟經典之所美兮,貴道德與仁賢。
——班昭
《紅樓夢》裏林黛玉進賈府。
賈母問她念何書。
她說:隻念了《四書》。
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
賈母道: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瞎罷了!
女子無才便是德。
這在賈母眼裏是頂重要的事。
黛玉便不討喜。
空有蘭心蕙質。
也隻能抱屈。
在賈府裏鬱鬱而終。
她是名門淑女。
但並不墨守陳規。
她雖多病之身。
但善學能詩。
敢學《西廂記》裏的崔鶯鶯。
追求愛情。
可誰知那些害死她的條條框框。
偏就出自一個才女之手呢。
這人便是班昭。
班婕妤是她的祖姑母。
世代官宦。
根正苗紅。
行為世人範。
十四歲時。
她出嫁了。
丈夫早亡。
她年紀輕輕便守了寡。
辛苦養育兒子。
不曾有他。
如果沒有一次意外。
她的餘生便如此了。
把孩子養育成人。
便功德圓滿。
可以壽終正寢了。
可家裏出了事。
她雖身為弱女子。
也能出頭露麵了。
她的父兄都是史官。
漢朝的大半曆史都是他們所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