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台宣薑(1 / 3)

(一)奪婚

新台有泚,河水彌彌。燕婉之求,籧篨不鮮。

新台有灑,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詩經·邶風·新台》

世上事無奇不有。

常聽新聞說女子醉酒走錯房,錯嫁男友哥哥之類的事。

這本是書中的橋段。

記得沒錯的話,西毒歐陽鋒的意中人就嫁了他哥哥,成了嫂子。

他隻能避而不見,遠走天涯。

閑來無事,翻了翻三言二拍,裏麵有個喬太守錯點鴛鴦譜的故事。

它講的是一段錯嫁姻緣。

孫劉兩家互結姻親,這本是好事。

不巧的是,劉家公子病重,便想迎娶孫家千金衝喜。

孫家自然不願意,讓兒子男扮女裝送上了花轎。

新婚當晚,劉家讓女兒陪新嫂子。

人算不如天算。

弄假成真。

一對小兒女真的洞房了。

二人偏又各自有婚約在身。

這下闖了大禍。

幾家人各執一詞,鬧上了公堂。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斷案的喬太守,高坐明堂,驚堂木一拍,斷了案。

弟代姊嫁,姑伴嫂眠。

弄巧成拙。

木已成舟。

既已錯嫁,不如將錯就錯。

劉公子仍娶孫千金。

孫公子改娶劉千金。

奪人婦人亦奪其婦。

原定劉婿娶孫媳。

官府權為月老,三對新人各赴良期。

這正是:

自古姻緣天定,不由人力謀求。

有緣千裏也相投,對麵無緣不偶。

仙境桃花出水,宮中紅葉傳溝。

三生簿上注風.流,何用冰人開口。

可並不是所有的錯嫁,都是上錯花轎嫁對郎。

如果真是那般輕鬆愉快的浪漫喜劇就好了。

但錯都是釀出的苦酒,難以下咽。

遠在春秋的齊宮。

齊僖公將公主宣薑許嫁衛國太子急子。

宣薑聽說衛太子相貌出眾,便滿心歡喜。

一心等著出嫁,當衛國的太子妃,未來的衛國王後。

日思夜盼。

思嫁的宣薑終於等來了大婚之期。

她披上了嫁衣。

輕紗畫羽鳳衣,外罩縐紗細葛衫,副笄六珈,玉瑱象揥。

雍容華貴,儀態如山河。

鬒發如雲,膚白如玉,明眸善睞,眉秀額廣。

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邦之名媛,嫵媚傾城。

花好月圓,嫁與良人,君子偕老。

多美好的事。

可夜長夢多。

出了差錯。

迎娶她的不是太子,而是衛宣公。

衛宣公聽說了宣薑的美貌,便想據為己有,為她建了一座新台。

他從來都不是一個守禮法的君主。

當他還是公子晉的時候,掖庭爭鬥不休。

長幼有序。

完和州籲鬥得你死我活。

沒他什麼事兒。

他便和衛莊公的嬖妾夷薑私會,生下急子。

待他登上王位,便封夷薑為夫人,以急子為太子。

霸母這種大逆不道的事,他都做得出來,還有什麼是他不敢的呢。

奪媳。

輕而易舉。

不費吹灰之力。

急子沒做任何反抗。

他本是個私生子,卻被封做太子。

稍有忤逆。

便會失去太子之位,更會累及夷薑。

他不會為了一個尚未謀麵的異國女子,而去做傻事。

雖然那原是他的妻子。

不是還沒過門麼。

大事已定。

衛宣公在新台等候新娘。

偷梁換柱。

不是新娘的慣用戲法。

紅蓋頭掀起時,看到的不是天仙,是李代桃僵的俏丫鬟。

這一次,新娘是如假包換的公主。

貨真價實。

隻是新郎已更換。

衛國的天早變了。

宣薑還被蒙在鼓裏呢。

心裏憧憬著她幸福的婚後生活。

盼著早些到衛國,見到太子。

迎親的車馬到了衛國。

浩浩蕩蕩。

沒有進宮。

那裏也早沒了等待宣薑的新郎。

太子急子已經另娶他人。

衛宣公給他指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