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鎮初遇(1 / 2)

這是一個邊陲小鎮,綠水繞著青牆黛瓦,顯得寧靜而悠遠。火燒般的晚雲傾瀉在樹葉上,屋瓦上,水麵上,泛起一圈圈橘紅的柔光,如給小鎮籠上了層暖霧。在這別樣的朦朧靜謐中放眼望去,似乎每一束柳條都纏滿了柔情,搖曳在夕陽輕風裏。

“哈哈——”

突然,一陣嬉笑聲打破了這小鎮的寧靜。循聲望去,隻見一群人圍著個十七八歲的冷峻少年,臉上盡是嘲弄之色。

而此時,在石橋那邊傳來漸近的車轆聲,一輛青色馬車從斜暉處駛來。這馬車不算精致,卻自帶一腔邊塞的曠達豪氣,所以遠遠看到也不會被人小瞧了去。再近些,便能看見一塊刻著“蒙”字的樸拙木牌。不起眼的牌子,被掛在了車的右上角上,隨著車前行的顛簸而叩著車壁“鏘鏘”作響,似京劇裏頗有氣勢的出場,低調卻集中了所有觀眾的目光。

“外麵在鬧什麼啊?”一個少女的聲音灑脫脫的跳出來,脆甜甜的嗓音中夾帶出骨子裏的樂天性情,接著便見一隻嫩如青蔥的柔荑輕掀起車右邊的窗簾子,露出一張姣好的芙蓉花麵。初看隻道嬌俏可人,再看,配上她那雙清澈如波又上挑得恰到好處的杏花眼,隻覺聖潔裏摻上了妖嬈,那是陽春三月芳菲開遍也及不上的風華啊!

少女的話尾音落下不久,一隻修長的手伸了出來,將簾子接了過去。這下窗簾子便開得更大了些,也露出那一張藏在簾子後的俊逸麵容。他薄唇微抿,嘴角含笑,配上柔和而俊秀非常的五官,殷殷可入畫卻又百般難描;明明是凝著雋永的書生氣,卻偏偏又生得眉若遠山,眸似冷月,一身皎皎疏清之息,仿若身在紅塵,心在天涯。

車外坐在車轅上趕車的車夫,是個四十多歲的黑臉壯漢,聽自家小姐有些興致,便體貼的尋了個地方,將車停了下來。這尋的地方甚好,視野開闊,又不會讓這小地方的百姓衝撞了公子小姐。

少女玩著自個兒的垂絲,懶懶的半倚在窗沿上,隻見那個被圍在中間的少年卓然而立,腰間別著把長劍,劍鞘因長期握著,被磨得的錚亮,可見是個惜劍愛武之人。他一身麻衣如雪,站在一群身著布衣綢緞的人當中本來實在論不上出彩,但他被眾人如此嘻罵卻依舊一臉風輕雲淡,硬是在舉手投足間帶出了一身卓爾不群的風度來。

這時人群中走出一個青年,看起來比麻衣少年長上四五歲,已行了弱冠禮。他的手放在腰間的長劍上,用他那一雙帶著狠絕之色的鷹目,直視著麻衣少年,嘲笑道:“雖若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

周圍的人又是一番哄笑。

“有些過分了!”馬車內的少女不禁蹙了眉。那鷹目青年在眾人麵前出言侮辱,說這麻衣少年雖然長得高大,喜歡佩戴刀劍,內心卻懦弱不堪。現在是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皇帝崇戰尚武,國人都極尊重勇者,說人懦弱怕是比直接取了他性命還難受。

而這麻衣少年倒是極其沉得住氣,麵色不改,隻是本就冷峻的眼更冷冽了幾分。他淡漠回道:“李師兄今日截住阿信,不知有何指教?”

“那人這般辱沒他,他還如此客氣的回話,知道的人,自會讚他一身傲骨,不屑與那人爭個高下;不知道的,隻怕更加覺得他是個沒骨氣的,心裏不知道怎麼肖想他呢!”少女雖嘴上說得帶點不岔,剛才蹙著的眉卻鬆動了些,耀如春華的杏花眼又亮了幾分,顯然是把自己歸到前一類人中去了。

“別人怎麼想,與他何幹?那不知所謂的李師兄,怕是劍術上敵不過他,便在嘴上討些便宜罷了。”那馬車內的俊逸少年,看模樣比麻衣少年要虛長上兩三歲,聲音從容且清冽,如山林深處的山泉劃過長著青苔的山岩。

再說那邊的鷹眼青年,他會當街做出這種失格的事,自然不是個能沉住氣的。如今,他見麻衣少年還是一副不冷不熱的形容,不免有些氣急敗壞,再加上旁邊有人幫襯或者說是煽風點火,更是怒從中來。隻見他鷹目怒瞪,伸手指著麻衣少年,厲聲道:“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