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孫浩(2 / 2)

當然是奮起抗爭。當爾因果,最後一定會還的。前身因為爭奪父兄留下的基業和家人關係險些到了破碎的邊緣。母親大兄拒絕他成繼承人的提議,更把他早早打發出去。

如果是大兄的兒子孫紹繼承基業也就罷了,自己這些做長輩的安心輔佐,方不負父親給自己取字叔弼,以全輔佐之意。可憑什麼是二兄,自己也不比他差什麼?頂多生的異於常人罷了,為這還沒少被弟兄們嬉笑。因此養成少年老成的性子,原身不服氣,到了丹陽整日買醉。連武藝都梳懶了很少,否則不可能輕易就被幾個士子就刺殺。

想著前身孫翊對士人的尊敬,孫浩莫名想笑。放心,欠你的債哥替你一筆一筆的討回來。以後我就是孫翊了,在沒有孫浩這個人,爾因果吾一肩擔之。說完之後,感覺渾身輕鬆。

看著眼前我見猶憐的徐氏,孫浩哦不孫翊無恥的興奮了一把。算了,還是先度過眼前的難關再說。

孫翊生平簡介,看過三國誌的孫浩還是記得的。簡單來說,原主就是個倒黴蛋。即使這次活下來,遲早有一天也會被孫權整死。誰叫原主不懂韜光養晦,整日借酒買醉,抒發心中的悶氣。手中還掌控中這個世界數一數二的兵種:丹陽兵。

三國有好幾隻厲害的兵團,但論兵團單兵體質的,還是丹陽兵團冠絕當世。畢竟靠著項羽的老家,艱苦的環境鑄造了丹陽兵單兵作戰能力無可爭議的優越性。前身對丹陽兵一般,不算好也不算壞,主要還是看重父兄留給他的家鄉子弟兵。

現在的孫翊可沒有這種笨蛋想法,他隻有把原身所有的力量凝成一股繩,才可以在三國這個亂世站穩腳更。想想前身留給他的力量,腦仁直疼。除了現在一直看他表情變化的徐氏最終為他鬥智鬥勇,鏟除所謂害他的奸賊。其他為他這個死去的主公出頭更是一個都沒有,隻能說前身混的太慘。連同手下的親信相處不好,被他們所叛。

爛船畢竟都有三分釘,更何況原身的力量並不弱,手握丹陽兵這個大殺器,自然要在這個時代有一番作為。首先要把眼前的一關過掉再說,吩咐身旁的侍女叫把將軍府裏的士兵隊長叫來。又叫徐氏為自己披甲,雖然傷口很痛但命都快沒了的他豈會怕這點小痛。

身旁為自己披甲的徐氏看起來很怕原主,雖然動作很熟練,但表情一直戰戰兢兢的,看來從前沒少被原主毒打斥責。真是遭罪!什麼時候了還想這些,先去軍營把這些流氓兵安撫過來再說。

丹陽兵在當世以戰力強勁散漫軍紀並稱於世,是其他諸侯不得不用又不太敢用的一支老爺兵。

至於原主被被踢到丹陽這片來,一者丹陽作為兵力輸出的重要守郡需要人來鎮守,二者丹陽兵需要人來整治,原主和丹陽兵氣質實在不搭,於是孫權很放心的把想要同他爭位的原主打發到這裏用心腹看守。孫權也不害怕原主能收為己用。

因為丹陽兵作為一群戰場上的老流氓,從來沒有真心臣服過任何人。憑他那個頭腦簡單脾氣暴躁的三弟還沒有這個本事,率領大軍攻江夏的孫權有這個自信。

就這樣,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打完這場仗的孫權還是要把孫翊調離丹陽,因為丹陽兵這股力量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裏才會安心。

正在往軍營趕去的孫翊會如他所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