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精神的我們(1 / 1)

時光冉冉,我們逐漸長大。

從不懂事到懂事,從波逐流到自我意識,從依賴家人到想獨立自主,從兩兩相厭到成為知心朋友,我們學會了很多,明白了很多,領悟了很多。

在長大這條路上,也許我們曾做錯了很多,幹了很多荒唐事,可我們始終明白自己在幹什麼。那條信仰始終在我們心中,幫助我們衡量是非對錯,人心善惡。

黃昏漸進,我們大踏步向前走。

夜茫茫,不知路在何方。

朋友依舊,嘻嘻哈哈。不知不覺,以到家中。也許是這條路走得多了,自熟;也許是這條路已經深入心中,總會不自覺的走到。

家,是溫馨的集體,是風雨的避難所,是【矛盾的出發點】。

洗著碗,神思早已不知去處。‘眼瞎了嗎,衣服都幫你洗好了,不知道放到衣櫃去嗎?'每天家中總會響起不和諧的聲音。

左耳朵進耳朵出,不予理睬,接著洗。

也許是被罵的次數多了,久而久之沒感覺了;也許是明知父母處於更年期了,所以,忍忍吧;也許是知道自己處於青春期,容易發脾氣,所以盡量控製自己。

悠哉悠哉的洗完碗,拿起床上的衣服迅速的塞進衣櫃裏。叢書包裏取出那恨不得拍到九霄雲外去的作業,抓起筆,迅速的畫起來,匆匆了事。

六年級以前;我們以不懂事為借口,回家第一件事總是玩,我們總是不到星期日下午絕不動作業。

直到最後時刻,我們才抱著作業滿世界跑,去尋找遠方的【親友】。

一家,兩家,三家,四家,作業寫完的同胞沒找到,隊伍卻是越來越壯大了。

最後的最後,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三五成群的在一起,我,你,做語文。他,他,做數學。他,做英語。接下來互相交換,幹淨的利落的互相抄寫起來。每一次都告誡自己快快做完作業,然後慢慢玩。可,到頭來,就是不撞南牆頭不回,啊啊啊啊啊啊。

七年級,我們開始懂事了。每到周六晚家家戶戶總會有一間房間的燈亮著,隻帶淩晨兩三點,我們寫完作業。

美名其曰;周一到周五上了五天學了,累慘了,那周五晚就休息。星期六約著一群狐朋狗友瘋了一天,隻有晚上熬夜寫作業了,畢竟,周日還想再出去呢。

將會做的作業快快寫完,不會的就隻有周一早晨辛苦了。從此,我們成了名符其實的【起早貪黑者】了。

八年級,我們開始收斂了,最起碼不會在光明正大的抄作業了。

從那以後,我們開始痛恨老師占課了,因為,那段時間我們都能將作業或抄或寫完了。

九年級;我們經常因回家沒作業而被爸媽訓斥。從而一再告誡自我,不要那麼著急的在學校將作業寫完,隻將不會做的或不想做的問問同桌寫完就好了,剩下的那回去寫,最起碼還可以做做樣子。

可終究,我們還是會不自覺地在校將作業【寫】完。隻為回家看電視,聊扣扣,上網,吃飯。

九年上學,我們唯一學會的,參透的就是厚臉皮了。

被罵,自動排除;被獎,欣然接受;被打,二話不說開始逃,等爸媽氣消了在回家,然後依舊我行我素。

這就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新世紀的頂梁柱,擁有新新精神的我們。

也許在外人眼中,我們是多麽的不堪,我們支不起祖國的未來,我們的決定被一再否決,連學習都學不好還準備幹什麼。

可,隻有我們知道,我們隻是想用我們的想法去打造屬於我們的天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做為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沒知識也許真的不行,可有隻是沒實踐能力也不行。

學習並不是唯一出路,但我們卻始終去學,因為這一切我們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