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兩件大事:吃與拉。
先談吃的。畢竟有吃才有拉,吃了才能拉,不吃就沒得拉,但也不能隻吃不拉或者不拉隻吃,也鮮有邊吃邊拉,隻有死人和神仙才能不吃不拉。
學校食堂的飯菜真的是——算了,天下烏鴉一般黑,我不說你們也都明白的。
每次吃飯吃不完,就把剩下來的飯菜倒進泔水桶裏,送到養豬場喂豬。結果就是:學生一天天地瘦了下去,豬卻一天天地胖了起來。真是不知道像人類這種又不如豬般好養,又不如豬肉貴的生物是怎麼在這個弱肉強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殘酷自然界中生存下來的。
食堂飯菜究竟有多麼難吃我也不想去回憶了,“那是一段悲傷的記憶,不要提起他來。”
你知道最氣人的是什麼嗎,是學校食堂為了應付教育局的檢查,特意做了一份很大很大的配圖菜單貼滿了整麵牆!這菜單猶如相親網站上一個個尖下巴大眼睛的磨皮美女,而食堂的飯菜就如同你約出來見麵的那個脂肪多到不會遊泳都可以在水上漂浮的女漢子。
最悲傷的不是學生啃著可以用來切割玻璃的炸雞柳,可以用來磨刀的大排和澱粉純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七的紅燒獅子球。而是學生必須一邊麵對滿牆金黃酥脆的雞排、外焦裏嫩的炸雞塊和澆上蘑菇汁的西冷牛排,一邊默默啃著可以用來切割玻璃的炸雞柳,可以用來磨刀的大排和澱粉純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七的紅燒獅子球。
這就好比某些屌絲(比如說正對著屏幕的你),家裏隻有一個長得還不如榴蓮好看的母老虎(也比不上榴蓮“耐用”),一個月來28天月經。而那些屌絲(比如說你),隻能靠著偷偷在床底下積累小黃書艱苦度日。最可悲的不是隻有母老虎,而是一邊xx母老虎一邊看小黃書,反差之大,撕心裂肺。
這就是魚高的食堂。
杭州真不愧是南宋的都城所在地,那股風騷的文化氣息一直流傳到如今。不過,你以為魚高的文化和知識全都集中在老師辦公室?圖書館?還是校長室?大錯特錯!
魚高的文化中心是——四樓男廁所!
徐痔摩曾經說過:最偉大的詩句都誕生於馬桶之上!最偉大的詩人都是便秘的學生!
於是魚高的廁所文化因此誕生!牆壁上常有詩人的的靈感一筆:“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任挖坑後人炸翔”
後又有好事如作者之徒,認為光是在牆壁上寫這種過時的段子太無趣了。於是本著普及科學知識的偉大教育理念,在牆壁上寫“由於地磚偏向力的作用在北半球馬桶的漩渦方向是順時針的”“‘魚翔淺底’中的‘翔’是指大便‘淺’使動用法使……變淺”
“a是一種固體滴加稀鹽酸會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a久置會變成bb有臭雞蛋氣味試問a、b為何物答案見隔壁坑”
隔壁坑:“a:雞蛋b:臭雞蛋”
在後來,作者的偉大藝術才能已經到達了凡人無法奇跡的境界,超越了文字載體,比如在蹲坑的牆壁上貼上美輪美奐的、精美的必勝客新品菜單圖片!飲水思源,我們在拉的時候,還應該“思源”啊。
再比如,在牆壁上寫“征婚:求一名身體健康無不良嗜好尚可使用的未成年女性電話137xxxxx(我們班主任電話)”(在男廁所內)
再者說,四樓的男廁所位置瀕臨學校食堂,所以每到接近開飯的時間,整個廁所裏都充滿著炒菜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肚子咕咕叫。
不知道為什麼,四樓的水龍頭總是沒水。不如說,有水五分鍾,沒水兩小時。所以大家都不洗手,找準機會偷偷揩在看著順眼的小哥身上。
不僅如此,四樓的坑位也總是沒水,所以你經常可以看到坑位被嚴嚴實實地“填滿”,甚至溢出來。下水道常常堵住,一衝水,上麵的“塊狀固體”就會輕輕巧巧地漂浮起來,溢出坑外,把整麵廁所大地,染得xxxxxxxx真幹淨!
將來我要是成了名人,這魚高四樓男廁肯定是重點展區,門牌十塊錢,紀念品十塊錢半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