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荷(上)(1 / 2)

七月二十四日大暑

腐草化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

◇◇◇

重簷疊閣,曲苑回廊。七月末,司徒府上下燎香消暑。

此日午後雨晴初霽,豔陽四射,府中最大的池子裏風荷正舉。

池畔八角亭中,兩道身影一坐一站,共賞美景。

“自古以來,詠荷之詩不勝枚舉。不知少城主更愛哪首?”

五指撫過銀白長須,灰袍老人看著滿池馨香芙蓉開口問道。他精神矍鑠,雙目清明,語畢再品一口手中香茗,滿意而笑。

背對老人憑欄而立的藍衫少年聞言微側身,一手順勢後背,披散烏發清揚飄逸。頎長身姿俊逸優雅,氣質出塵。

“先生今日所講這篇亦是不錯。隻是當此盛夏美景,學生卻想到了另一首。”少年回應,聲音溫煦清朗,沉緩而出,語帶清淺笑意。

“哦?少城主請說。”

少年頷首,靜思少頃,開口清吟:“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稍停,像是此時方才意識到所吟詩詞的通解含義,少年一時失笑。察覺亭中氣氛的倏然沉寂,他轉身麵對坐在圓桌旁在他開口瞬間就像被點了穴的呆愣老先生。

“先生切莫誤會,學生隻是想到了幾位友人。”他溫聲解釋,明白老先生誤會了他選擇這首詩的本意。

緩緩回神,老先生撫須而歎。不能怪他反應過度,想他在司徒府講授了將近五年的古文詩詞,頭一回從這恬淡清寂的孩子口中聽到這麼抒情淒婉的詩。實在是,太驚訝了。

“但凡良辰美景,確實需要至交知己分享才是真正的賞心樂事。莫非少城主在這裏無知心的朋友嗎?”畢竟比學生多了三十多年的閱曆,老先生不難從他言語神情中看出那抹淡淡感懷。

在兩道灼灼的判研目光下,少年隻是淺笑,神情已從片刻前的短暫失神中轉回一貫的平和怡然。

“先生亦是學生的知己之一。”

引來老先生的爽快大笑。難得這孩子說起恭維話來還能一派從容。

“老夫老啦!策馬紅塵仗劍江湖已是上輩子的事情了。”

“琴棋書畫美酒香茶亦是一種樂趣。先生若有雅興,學生隨時奉陪。”

朗笑漸歇,老先生仔細端詳學生溫潤如玉的俊容,閱人無數的銳利雙眼看了又看,仍隻是看到了無偽的真誠和坦然……

老先生以一聲感喟做結:“玥琤,你不該留在這裏。”

“這裏?”鮮少聽老先生稱呼自己名字,少年一愣之後重複。

“司徒府,那溪城。”再歎。相處五六年,他隱約能察覺,除了清淨無欲之外,這孩子本性仍帶了三分隨興不羈的俠傲。他不該是這池中被圈養栽種的荷。琴棋書畫之外,他更該去策馬紅塵恣意輕狂一番。

隻是,這府,這城,早已成了這孩子最沉重的負荷,他很擔心這負荷遲早一日會埋去那身風華……

“安時處順。這是先生常說的,學生謹記於心。”少年微笑。他很快領悟老先生的意思,更快的做出了最完美的回應。而這回應,更讓老先生皺眉搖頭。

“安時而處順,則哀樂不能入也……”他喃喃自語,“已無哀樂,又何來能不能入之說呢……哎——”

一再的長歎聲中,老先生放下香茶,步出了八角亭。

而少年對老先生的言行舉止隻是淡淡笑著,直到聽不到老先生即沉且慢的腳步聲後,他才走到圓桌邊坐下,

悠然品起早春的雨前香茶,額前發絲被陣陣清風拂亂,逐漸擋住了那雙澄明眼眸……

雨後空氣分外清新,荷花清香陣陣。一片令人倍感舒適的靜謐中,有風聲,水滴滴落聲,荷葉沙沙聲,和……嗑瓜子聲……

手中的青花玲瓏瓷杯緩緩下移,露出慣常噙笑的暖色雙唇。

“扶欄上水汽未幹,你可以坐到這裏來。”少年微笑說著,伸手指了指圓桌對麵的位子,簡單的動作別有一股渾然天生的優雅之態。

正欲坐上扶欄的人頓住了動作,漫不經心回頭一瞧,果然,方才一場大雨將扶欄都打濕了,一旦坐下去就有她好看的了,衣服濕了事小,萬一被誤會是別的什麼原因那就很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