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都,對老百姓來說,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沒有流離失所,糧荒,兵亂來的更為凶猛,這就是百姓們一輩一輩傳在心中的毒瘤,根深蒂固,如你在集市的大街上問起老一輩的人們,現如今,他們都會顫顫巍巍的起身,紅著眼;仿佛你提到了大忌一般,身體繃直,手上青筋暴起,緊握著拳頭,身體似糠篩,帶動著身上的沙皮,無法掩飾內心深處的恐懼劇烈的顫抖著。

現如今,一切都不一樣了。

九都,熱鬧的集市上,人們穿著各色各式的衣裙,在街上談笑著,街上小販的叫喚聲,酒樓掌櫃的算盤聲,老人眯著眼抱著孫子講述著自己老一輩的流離,晃蕩躺椅發出吱呀吱呀的叫聲,孩童耷拉著腦袋昏昏欲睡,這些畫麵無一不訴說著,這是個太平盛世。

九都,大街小巷都流傳著一句話,恐怕牙牙學語的幼兒都能朗朗上口:“九都好,逢太平,江山固,社稷穩,登新帝,四方都懼,永平昌運順。”

新帝登基,減稅,緩刑,赦免,換黨。朝廷風氣大整,還未被彈劾的官員無一不膽顫心驚,整個朝廷內外,沒有任何官員敢在私下談論新帝,因為,你永遠也不可能知道你有些話出口了,下一秒,你是否還活著。

傳聞,新帝有一批死士,遍布九都要塞,影衛貼身而行;新帝自己的武功更是高深莫測,並且嗜血成性,偏愛在皇殿殺人,屍體都要堆砌在大殿,得到赦免才能拖去喂狗,特別是傍晚時分,越是興致高漲,帳外皇殿的屍體就越多,新鮮的血液和幹癟的屍體混合堆紮在一起,散發著惡臭和刺鼻的血腥味。

傳聞新帝癡情,一生隻愛一女子,是九都林家嫡長女林沐清。此女天性善良,麵容姣好,身段婀娜,從小出生在書香世家,琴棋書畫精妙絕倫。

想當初,新帝還是王爺的時候,鋪紅綢百裏,樂手吹響整個九都,僅此一件鳳冠霞帔由紅而不衰的名紡製造,不知眼紅了多少閨閣女子,陪嫁家當66擔,從綢緞到金銀首飾沒有重樣的。無人不祝福著這對終成眷屬的佳人;也有不看好的,不知道是不是嫉妒還是琪姐所致,當然,這艘是後話了。

那晚過後,誰都不記得群王的名字,到是那林沐清的名號和事跡傳遍大街小巷,傳得神乎其神,後留至大江南北,不少聞人都慕名而來,想一睹芳容。

郡王府拜帖從那夜之後未間斷過,也給林沐清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後出麵澄清,“我已是為人婦,萬萬不敢攀其名,更甚是不敢妄想這名,如今這緋言,隻教白跑一趟,我更甚是有愧於心,若我真如其名,倒也不必這般,現,為婦隻能鞠躬表示歉意,近日天變,希望各位早日歸家,以免身體抱恙,那為婦隻能麵對青燈伴古佛了……”說完還用衣袖拂著臉,顫抖著身子低啜著,在那些聞人眼裏,是梨花帶雨,善解人意,世間的語言已無法形容自己此刻的心境,不由得更為憐惜和悔恨;悔恨自己上輩子為何沒有修來更多的福氣。

後來,這些人大部分都變成了李沐清的擁護者,雖然她已為人婦。

那件事後,郡王更是可著這位嬌娘子,不願她受任何苦痛,那個時候的政界已是兩極分化嚴重,一不小心就是永生流離,削去爵位,永生不得再回九都;就連當初太子啟奏參他謀反,那時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安頓好林沐清,而不是,該如可打消皇上的疑慮。

恐怕今日,新帝登基,也是她立後之日。

------題外話------

請多關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