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窮爸爸認為:我隻能接受生活,富爸爸認為:我能創造生活(1 / 1)

窮爸爸認為:“貧富是注定了的,上天讓我貧窮,我就應該接受……”

富爸爸認為:“貧窮是可以改變的,美好生活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的……”

窮爸爸總覺得,貧窮是難以改變的,隻能默默接受;而富爸爸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覺得,富裕要靠自己爭取,美好生活也並非與自己無緣,隻要自己渴望脫貧,就一定會創富成功。

很多窮爸爸都會抱怨:“不是我不想改變窮困,而是無能為力,是上天注定我要窮一輩子,既然如此,就讓我隨遇而安好了,反正,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

其實,這隻能說明窮爸爸朋友不僅在物質上是貧窮的,在精神上也是貧窮的。其實口袋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腦袋窮。有的人一生都在等待別人把發財的機會交給他,等待幸運之神向自己款款而來,機會一旦從他麵前溜走,他就會怨天尤人,感歎命運不公,卻很少檢討自己“守株待兔”的行為。

現實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說:“唉!沒辦法,我就是這樣的人。”可他不知道,正是這句話影響了他的一生。看到別人發財了,他眼紅之餘又不想吃苦,末了,隻能以泄氣告終。“我就是這樣的人”,這是窮爸爸用來安慰自己的口頭禪,是一種典型的窮爸爸心態。富爸爸也會說同樣的一句話,但意義不同。

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曾說過:“假如哪一天我突然破產了,把身無分文的我扔在沙漠裏,隻要有駱駝商隊經過,我加入進去,用不了幾年,我將又是一個百萬富翁——沒辦法,我就是這樣的人。”

同樣一句話,詮釋了窮爸爸的一生,也造就了富爸爸的一生。

窮爸爸應該直麵自己的貧窮,知恥而後勇,倘若在自我安慰、自我滿足中虛度自己的時間,那就真要窮困一生了。

貧窮不僅是金錢上缺乏,更是意識、毅力和行動上貧乏。窮爸爸要想走出窮困,必須將“安於現狀”幾個字從頭腦中徹底刪除,拿出全部的精神來與貧窮作鬥爭,把貧窮踩在腳下,奮力創富。

作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李博生,其很多作品都被視為國寶級禮品,被國家領導人贈送給尊貴的外賓,他的瑪瑙作品《無量壽佛》曾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的“金杯獎”。當年,他暗下苦功琢玉三年,出師時最得意的作品在比賽中得了99分。一直都很自信的他很不服氣,站在領獎台上質問評委們明明可以得100分的作品,為什麼被扣掉一分。當時,一名老評委對他說:“扣掉你一分,你還有前進的餘地。要是給你100分,你就走到頭了,你還有發展嗎?”

聽了老評委的話,李博生恍然大悟,從此以後他不再滿足於自己現有的成績,而是執著地走更艱辛的探索創作之路。工夫不負有心人,30歲的時候,他已經進入頂級玉雕大師的行列。當大家問及他成功的秘訣時,他總會說:“永遠給自己打99分。”

李博生的成功經驗其實道出了一個真理:一個未滿的杯子,才可以繼續往裏麵倒水。所以無論一個人多麼有才華,都不要滿足於現狀,安於現狀是前進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