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節功高位低數時遷(1 / 1)

身輕如燕到處飛,放火報信呈能為。

功勞雖高地位低。始信大盜輕小賊。

時遷輕功獨步天下,誰能比肩?雖無大力,卻有小功,排座次差點墊底,何也?是因他出身不好,是小偷出身,是賊。那時在世人眼裏,大盜是好漢,好漢即英雄,是受人敬仰的,小偷是小混混,是下三濫,故小偷小摸被大盜們輕視,很是看不起,不願與之為伍。

上梁山入夥,時遷是自願的,沒人逼他。他對自己的職業沒有信心,也看不起自己,倒是對梁山上無天管無地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我行我素,打家劫舍的生活心向往之,時遷想另尋出路,攀上高枝,有一番作為。正當他想上梁山而無門路時,機會找上門來。他一不下心就交上了狗屎運,找到了上梁山的機會。楊雄在翠屏山殺人,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豈料隔牆有耳,時遷不僅看到了他殺人的現場表演,也聽到了他與石秀商量到梁山入夥的真情告白,時遷以此要挾帶他上梁山入夥,並為他們帶路。時遷是做賊做慣了的,手腳不幹淨,也是習慣成自然。到祝家莊住宿,順手就把人家的報曉公雞偷吃了,惹起一番爭端。即將入夥梁山使時遷很興奮,也很自得,“老子去做大盜,再也不當小偷了,”這是他的心理獨白。他有終於找到組織的感覺。有了靠山,膽子就壯大了許多,他以為梁山的名號響,打著梁山泊的招牌就可以為所欲為。誰知別人並不買賬。對方也很有來頭,靠山是祝家莊,勢力很大,對方提出了一個無法辦到的要求:陪活雞。不是要一隻活的雞,而是要把吃了的雞活生生的吐出來。這可為難了時遷等人,其實他們沒有理解錯,這就是挑釁,對方本來就不服梁山,想取代梁山在江湖中的地位,這正好給了他們機會,他們借此給梁山一記響亮的耳光,時遷想不到梁山的人也有人不買賬,於是時遷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大鬧祝家莊,打了店小二,燒了該店,被人活捉。為救時遷,李應與祝家莊翻臉,意外分化瓦解了三村同盟,孤立了祝家莊,為後來掃平祝家莊鋪平了道路。

時遷不愧是盜竊高手,不僅輕功了得,技術十分嫻熟,而且十分機警,盜甲賺徐寧這一段,充分顯示了時遷的功力。他先偵查好進退路線,再找隱藏之地,觀察之所,偷聽物主人的作息時間,選擇下手時機。時遷動手時選擇夜晚,第一件事是吹滅油燈,好暗中下手。聽到動靜,時遷從柱子上隻一溜,來到後門邊黑影埋伏了,在門邊可進可退,減少被捉風險,暗中好藏身。趁丫環開後門和牆門時,“潛入廚房,貼身在廚桌下”,時間拿捏的恰到好處,選址恰當。時遷趁丫鬟送徐寧出門之際,“卻從廚桌下出來,便上樓去,從槅子邊直踅到梁上,卻把身軀伏了”,時機把握得很有分寸,動作十分連貫,一起哈成,再次吹滅燈,在暗中下手,被人聽到動靜後不急於逃跑,而是學老鼠叫,學老鼠打架,乘機溜下,開門,下胡梯,出門,混到人群裏,乘亂出門一口氣跑回客店,立即收拾行李,馬上出城,動作規範,要領得當,當機立斷,絕不拖泥帶水,手法洗練,非一日之功也。

宋江破大名府用的是裏應外合之計。裏應以時遷為主。時遷會飛簷走壁,在翠雲樓——大名府的製高點上放火,擾亂和威懾敵人,同時也是進攻的信號。打曾頭市,時遷先行探聽消息,了解對方布防情況,減少了己方損失,加快了破寨速度。

高俅攻梁山,想水陸並舉,大造戰船。為阻其水軍參戰,吳用用計毀其船廠。時遷是放火高手,自然是最佳人選,奉命而行。但時遷有創新精神,不拘成法,另辟蹊徑。在孫新、張青等在船廠放火時,他又在城樓上放火,並安排段景住在草料場放火,多點開花,把聲勢造得很大,引起敵人恐慌。

打遼薊州,又是時遷做內應,火燒寶嚴寺,擾亂敵人。

打遼蓋州,又是時遷做內應,火燒草料場。使敵人大亂,最後奪城。征方臘,時遷冒險入山尋得過關路徑,使大軍兵不血刃,過得昱嶺關,又上山放火,最後占領昱嶺關。

時遷最後得病而死,死的很痛苦,很悲慘。他死於絞腸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