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寫的是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造反的故事。造反是大罪,是要被滅九族的,這麼重的處罰,農民為什麼還要造反,那就是農民有不得不反的理由,這種理由是由當時的社會環境決定的。
北宋的開國之君是趙匡胤,他是靠政變奪權,所以對於手握重兵的武將很不放心。當政後,立即杯酒釋兵權,將一大批手握重兵、能征慣戰的武將逼的退隱山林,或是提前退休,或是棄職賦閑,或是轉業從政。選擇一批沒有大戰經驗的文官治軍,軍隊弱化,戰鬥力低下,導致在對遼國的戰爭中失敗,對社會安定問題處置不力。這我們從它鎮壓宋江起義頻頻失敗就可見一斑。為求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對鄰國大遼采取以貢求和的策略。每年給予大量的歲貢。重額的歲貢轉嫁到百姓頭上,增加了群眾負擔,群眾生活每況愈下,有了改變生活條件的強烈願望。朝政腐敗,統治集團沒了進取心,貪圖享樂。最高統治者徽宗皇帝原來也是浮浪子弟,對幫閑之事無一般不曉,無一般不會,無一般不愛,鬥雞走狗、狎妓**,竟將一個胸無點墨,隻會踢球的社會閑人、地痞無賴高俅視若人才,提拔到殿帥府太尉的高位,進入國家機關核心,並重用蔡京、童貫、朱勖、楊戩等奸臣。皇帝還大興土木、索取花石綱,勞民傷財。
高俅、蔡京、童貫等奸賊,把持朝政,培植黨羽,陷害忠良,使社會極為黑暗。蔡京任用私人,將女婿梁中書提拔到大名府首腦的高位。梁中書也極為貪婪,收刮民脂民膏,用公款為泰山大人送禮賀壽,美其名曰生辰綱。高層若此,下麵的官員可想而知,一個個貪贓枉法、虐民財物,就連下級小吏、獄卒、衙役、公人,為虎作倀的鷹犬爪牙,如陸謙、董超、薛霸,也見錢眼開、無惡不作、草菅人命。
在社會的基層還有一些地主惡霸、流氓無賴,如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鄭屠、祝朝奉、毛太公、殷天賜、西門慶等人,他們或欺男霸女、或爭人財物,勾結官府獨霸一方,魚肉鄉裏。這些從上而下的害人蟲,構成了一張巨大的惡勢力網,使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社會就像一個火藥桶,一點火星就能燃起衝天大火。人們無以為生,唯有反抗,這就使得梁山源源不斷地有好漢們加盟。
造反的人形形色色,造反的理由千差萬別:宋江、林衝、武鬆、魯智深是殺人犯了罪,無處存身。李逵是找個殺人不用買單的地方,隻要能隨便殺人,而且還殺的快活就行。阮氏三雄是要擺脫貧困,有碗飯吃。有的是過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有的是過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有的是不耐寂寞交一幫朋友,大家一起熱鬧,有的是別人約了夥不專就失了交情,有的是賭一口氣,還有的是被逼的、被騙的,不一而足。
總之都上了梁山,都加入了造反的洪流,卻是造反的主力軍。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可以說是《水滸傳》的高潮,也是水滸傳的大結局。不幸的是後麵又被續寫了49回,硬將一個清純的姑娘變成臃腫的老婦,引起史家與學者多少的爭端,這些都不是我輩所關注的。
既然在第七十一回排座次,在第七十回一百單八將已經聚齊,那麼排座次的依據隻能在前七十回裏找,七十二回以後的三敗高俅、破遼兵、征田虎、除王慶、剿方臘是狗尾續貂,不足為據。
那麼,一百單八將排座次的依據是什麼呢?是裝神弄鬼。據《水滸傳》第七十一回介紹:一聲巨響,天門大開,落下一塊火來,站入地下,掘開泥土,得一石碣,上有文字,已將一百單八將分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按次序排好。這顯然是糊弄人的。我認為這是宋江、吳用、公孫勝預謀設計的。理由很簡單,從這座次圖的得來就可以看出玄機。玄機一:天門開時,正是梁山大做法事之時,大家都在場,人證都在,上天注定的排名便成為鐵證,誰敢不從。玄機二:石碣上的字是天書,無人能識,然而偏偏就在做法事的道士中有個姓何的道士能識,將座次定實。竊以為,這都是障眼法,這個騙局的構思應該出自足智多謀的吳用之手,天門大開,火球入地對於法術高手公孫勝來說,則是小菜一碟,被宋江許以五十兩黃金收買的何道士,將誰都不認識的字按照宋江等人的授意認出來更是水到渠成,石碣是事先埋好的,已不用置疑,蝌蚪文應是蕭讓、金大堅的手筆。一個小把戲,就將眾人忽悠的俯首貼耳,惟命是從,宋江等人的手段可謂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