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啟繼承了父親禹的位置,看似天下太平。其實真正的紛爭才剛剛開始……
禹還在世的時候,皋陶、伯益父子一直輔佐在禹的身邊。在禹治水期間,伯益也立下了赫赫功勞。倘若禹要退位,按照禪讓製伯益應該是名副其實的繼承人。但是禹卻在私下培植啟的勢力,想將自己擁有的諸多特權交給自己的兒子。
禹去世後,部落聯盟開始推選新的首領,伯益當然是大家推舉的對象。按照慣例,伯益仿照當年舜和禹的做法,在啟的麵前表現出謙讓,假意讓位。誰料想啟倒毫不客氣,就這樣接過了首領的位置,繼承了父親的特權。曆史上的“禪讓製”就這樣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世襲製”。
伯益當然很生氣,於是召集了一隊人馬前來攻打啟。啟早有準備,一切迎戰的措施都早已布置好了,所以很容易就擊退了伯益的人馬。也有人反對他打破“禪讓製”,但統統都被啟鎮壓下去,各個部落的首領因此一一臣服在啟的腳下。啟在成為部落首領之後,不僅很好地鞏固了自己的統治,還擴大了國家的範圍,成為一代名副其實的君主,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中國從此進入了奴隸製社會。
夏啟在位期間,將國家分為“九州”,“九州”分別由“九牧”管理。“九牧”是他親自委派的親信。另外,為了便於管理國家,他還設置了各種機構,並且建立了軍隊,開始征收賦稅。
在啟之後,他的兒子太康按照世襲製繼承了王位。但他並不像自己的父親那樣一心治理國家,而是沉迷於遊玩,喜歡打獵,將國事放在一邊。就在這時發生了“太康失國”事件。東夷的首領羿奪走了太康的王位。太康有個弟弟叫做中康,中康的孫子少康,聯合了忠於夏朝的勢力將王位奪回,這就是曆史上的“少康中興”。
公元前16世紀,夏朝的統治已延續了四百多年。它遇上了最後一個君主——桀。他的殘忍暴虐、荒淫奢侈令人發指,百姓連連叫苦。與此同時,在黃河下遊有一個叫做商的部落。當夏朝走向沒落的時候,商卻逐漸強大起來,它的首領叫做湯。
湯是一個非常有才幹的人,品行也得到人們的稱讚。他招募來賢能的伊尹,是個難得的人才,於是推薦給了夏桀。誰知夏桀根本沒有理會湯的良苦用心,依舊無心國事,聽信奸臣的讒言,驅逐賢才。伊尹因此又回到了商湯的身邊,成為他的助手。
商湯不忍再看天下百姓受欺壓,於是下決心推翻夏朝的統治。商湯首先借機滅掉了葛部落,繼而是夏的聯盟韋、顧、昆吾等部落。商湯就這樣一點點瓦解掉夏的勢力。但商湯並沒有在此時輕舉妄動,他聽從了伊尹的建議,表麵上暫時臣服於夏。
後來,九夷中的一些部落也無法忍受夏桀的暴政,計劃著叛變。商湯見時機已到,借上天的旨意動員將士發動進攻。士兵們也受夠了夏的壓迫,壓抑的憤怒一下全都湧了上來,作戰都十分英勇。夏桀的部隊抵擋不住,很快就敗下陣來。桀一路逃向了南方,最後被流放到南巢。
公元前1600年,夏朝就此畫上了句號,商朝的統治掀開了中國曆史的新一頁。
(田戰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