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口抱怨。
1995年秋,我代表某市的某個團體到錫林盟招商引資。在路上,我認識了一個人,是省會級市政府的司機。開始時,我不知道他是司機。此行,他負責安排大家的行程,聯絡沿途經過的市政府接待我們吃住等事宜(姑且稱他為q)。q儀表堂堂,氣宇軒昂,舉手投足間儼然大幹部,談論問題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外行人真能被他騙住。做事也挺周到,同行人告訴我因今天機關人手不夠用了,才臨時讓他張羅這事。我跟他閑聊中,他滿腹牢騷,先是說他出身太低,父母都是工人,家庭借不上什麼光,後說娶個媳婦但娘家也沒什麼有能耐的人,啥光借不上,又說他從來沒遇上過好領導。他把自己不成功的原因全推在父母、媳婦、領導身上了,唯獨沒有從自身找原因。他整天不停地抱怨,日子就這樣在他的抱怨中過去了16年,他從1980年參加工作至今一事無成。後來,他同行的同誌不屑地評價他:“自以為是,目空一切,除了會穿衣打扮外,很少在工作上用心。每天西裝、領帶,皮鞋鋥亮,工資都用來買名牌。他給領導開車,穿著打扮做派都超過領導,比領導還領導。有時,他陪領導出門,初次見麵,對方常常把他當成領導,而把領導當成司機,常出現這種尷尬的事,領導哭笑不得。換了幾茬領導都不得意他。”我問:“那領導為什麼不換司機?”對答:“我們辦公室除了公務員就兩個司機,領導不可能讓公務員開車,再進司機又沒有編製。再說哪個領導也不願得罪人,湊合用吧!”16年中,領導換了一茬又一茬,他的領導都是正廳級的,哪個領導真心為q說句話都能改變他的命運。可是,哪位領導也不肯為他說話,他就這樣在市政府幹了16年,隻是個事業編的司機。我寫這篇文章時,他仍然是個司機,快退休了。從1980年至2011年,他當了31年司機,無任何長進,未取得過任何成績,妻子與他分居多年,兒子也不成才。
1995年,我們招商引資後回到s市的一個月左右時間,q給我打電話,他說他兒子想要一輛自行車,他沒錢買,我是個熱心人,趕快上街花了500多元給他孩子買了輛自行車。又過了幾天,他又打來電話說:“你給我兒子買的自行車檔次太低了,我退掉了,又添了1000多買了一輛捷安特跑車。”我說:“首先我不欠你自行車;第二我女兒騎的自行車才200多元,我給你買的是鳳凰牌頂級的自行車,我認為很好了,但讓你不滿意就算我不明白事吧,再見!”我掛掉電話。
2011年,在偶然的一次聚會上,我又見到他,他傍了一個富婆。富婆之所以能成為富婆也非等閑之輩。富婆隻與他同居,卻無論如何不跟他結婚,日子就那麼搭夥過著呢。他見到我,很不好意思,我也為17年過去了,棄之如糞土,對他未施以任何感召而深感抱歉。但是,像他這樣的人難道是能夠改變得了的嗎?我非q,焉知q?他的前程在哪裏?也許q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前程!隻要能湊合活著,不管哪種方式活著都行。他還怨現在生意也不好幹了,怨妻子不體諒他,兒子不用功學習,現在沒工作。總之,跟1995年我初識他時一樣,他仍在抱怨,他很有可能帶著對他人和社會的抱怨進棺材裏去,不知他還有沒有機會抱怨棺材檔次不夠好!唉,這樣的中國人還真不少啊,怎麼拯救他們呢?
認命和自我放棄。
他們把自己的命運放在別人手中,自暴自棄,認為自己不行,什麼也幹不了,這種人,未等做事就已經失敗一百次一千次了,未等跌倒就爬不起來了。他們不僅自己不行,而且這種劣等低級的思想會毒害自己的後代,並且會像瘟疫一樣蔓延傳染。像小丹,她把這種頹廢的、認命的思想傳給她的兒子,兒子再傳給兒子的兒子,如此循環往複,周而複始,再產生一個又一個小丹。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如果細胞壞死了,組織就潰爛了,我們的家庭就沒希望了,這樣的家庭多了,民族就沒希望了,民族沒希望了,國家就沒希望了。嗚呼,還有比這更悲哀的嗎?“沉睡百年,國人漸已醒,睜開眼吧,向前看吧,要致力個人、民族、國家的中興!”
中國人啊,我愛你們,因為愛之深才會責之切,所有看到此文的人,可以罵我,但不可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