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引路〗
我是誰
楊福貴
“我是誰?”
在空曠的壩子上,我呐喊著,回聲“我是誰,我……”又傳到耳中。
“我是誰?”在午間的教室,一個聲音突然響起。
“哈哈……哈哈……你不就是你嗎?無聊。”一個奇怪的語調。
“我是誰……?”
“你不是我們的好兒子嗎?”一個溫馨的聲音從窗裏傳出。
“你來到學校,成為一名學生,也成為一名班幹部,要好好學習,與同學要和諧相處……”老師在辦公室說。
“是的,我會努力的。”一種平淡的聲音脫口而出。
“上課認真聽講,課後積極工作,事無大小,隻要自己積極地答應了,就不顧一切地搞定它……
日子一天、一周、一學期地過去,我乏了,心中有了新的想法——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無數個時刻在家中,父親殷切地說:“兒子,你看父親沒有機會好好學習,你是幸福的,要好好珍惜,把握未來,為國為家爭光,為自己創造一筆無形的財富,怎麼樣……”
“是啊!好好學習,利己利人利家國……”我細心領會父母的話語。
“嗯……還是按照老規矩,就前進一名,好嗎?”
父親看了我一眼,“沒有進取之心,唉!”
母親說:“好吧,慢慢進步。”我的心顫動著,不知所措:“走一步再看吧!”我安慰著自己。
父親一陣沉默。
我帶著父母的希望、老師的信任、自己的願望,硬著頭皮踏進教室,學習、奮鬥。
期末考試大跌眼鏡,老師、父母痛心疾首,我也灰心喪氣,生活的平靜又一次被打破,麵臨著……
“我會努力的,我會有更大的進步……”我抬頭挺胸麵對著父親說。
走出教室,“我是誰?現在我是什麼角色?”這個問題又浮現在我的腦海裏。
突破點睛
我是誰,我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我扮演著什麼角色?文章從父母、老師、同學等多個角度回答了這些問題,比一般單純地進行自我介紹的文章來說,角度新穎,立意深刻,這是本文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可貴之處。文章視角獨特,結構新穎,將別人的期待和自我的意識結合起來,洋溢著一種流動之美!
這就是我
俞文婷
在滄海中,我是一粒沙。
我,隱藏在茫茫人海中。我既沒有柔美的身段,也沒有亮麗的雙眸,但我有進取的心,有似水的夢懷,有崇高的理想,我堅信腹有詩書氣自華。
我,不願隨波逐流。弗羅斯特在《未選擇的路》中曾寫過:“黃色的樹林裏分出兩條路,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隻融於大眾的我便成為了實實在在的平凡人。我不願去走別人庸俗的老路,去過跟別人同樣庸俗的生活。在偷覷他人的同時,也否定了自己。
我,幽默寬容。我向來不喜歡看別人滿麵怒容的樣子,我認為他人的笑才是天下最美的風景。所以每天,我都會變成一顆開心果,盡可能地給他人帶去歡樂。“比大地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寬闊的是人的心靈。”寬容使狹隘的胸懷容納百川,所以對待別人的過失,我都付笑談中。
我,要做自己。齊白石老先生曾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也就不會有自己的天地。當別人沉浸於流行泡沫小說時,我感覺那是在浪費時間,當別人迷醉於流行網絡遊戲時,我感覺那是在虛度青春。要做自己,看清真實的我,拿出十二分的信心,告訴自己:“我就是我,憑什麼跟他一樣?!”拋掉那些人為的浮華雕飾,亮出自己的王牌,追求自己的個性,做我自己,最好!
我,積極進取。小小的我是一粒沙,但不甘於落後,一生庸碌無為。我願做生命的酋長,做一粒不朽的珍珠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渴望朝向藝術之塔,文化之巔,事業之廈,慶功之緣,不負這繁花似錦的時代,留一行紮實穩健的足跡,把美和愛灑向人間……
這就是我,風華正茂的我,意氣風發的我。
這就是我,幽默寬容的我,不甘落後的我。
我就是我──天下無雙!
突破點睛
文章具有三美:
醒豁雋永的詩意美:本文在字裏行間中處處散發著濃厚的書卷氣息和文化氣息,巧妙地引用弗羅斯特、雨果、齊白石、屈原等名人詩句和言論,並與自己的思想感受相結合,給文章注入豐富厚重的文化底蘊。
慧眼獨具的理性美:作者能客觀地認識自我,正確地剖析自己,處處充滿理性。在內容上,寫“我”獨特個性的時候,既突出了自己的平凡──一粒沙,又給人們呈現出品性中的閃光點,“腹有詩書氣自華”、“不願隨波逐流”、“幽默寬容”等個性的東西,一個才華橫溢又積極進取的女孩子的形象躍然紙上。
整齊劃一的和諧美:寫法上,整體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使文章嚴謹。主體部分采用片斷組合的方式,片斷之間是橫向展開的,采用段首表明段旨方式突出各個分段的內容,同時每段段首的第一句又構成了排比,文章具有和諧的美感。
這些優點都是值得同學們借鑒的。
圍城中的我
楊曉瑜
最近,我發現自己對寫作的喜愛不像以前,起先的火熱正在削減,日子像流水一樣,時間仍是一分一秒地溜走,隻是隨著高考的逼近,我的心開始慌亂匆忙。學會用微笑來掩飾內心的疲憊,頭腦中機械化的各種公式讓我有些麻木。漸漸地,我發現自己再也找不到從前用心寫作的感覺,流淌在我筆下的也大多是人雲亦雲華而不實的漂亮文字,多了幾分虛偽與做作,少了一絲真實和感動。
昨天,我看了本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的評選盛典,小妹在旁邊哭得像個淚人,而我的思想情緒從始至終依然平靜。我沒有為田世國為母捐腎而感動,沒有為人民的好公仆、好幹部任長霞的事跡而慨歎,沒有為奧運冠軍劉翔創造的奇跡而再次心潮澎湃。當我用驚奇的目光麵對家人的淚水時,我茫然了。我變了嗎?答案是肯定的。
記得在初一的時候,我也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美麗的我》,大概內容是自己並不是很美麗,但我有一顆善良、感恩的心,有著過馬路一定要走人行橫道的原則,有著孩子般的單純和固執。然而,僅僅事隔幾年,一切都變了,似乎隻隱約記得那時候我讀了一個故事,內容大概是三個人同喝一口井的水,一個人用金杯玉盞盛水,一個人用瓷杯盛水,另一個則用手捧水喝。看完後,我就對自己發誓,我一定要做那個用金杯玉盞喝水的人。於是,我就勤奮地學習。朋友們勸我對生活多一點熱愛,而我卻認為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無奈。我無奈,為什麼時間對我來說總是少的可憐;我無奈,幾年來我都沒有抽出一絲閑暇來反省自己到底在做什麼。有人說,年青人就是這樣,想到了就風風火火地去做,但事實上他們並不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什麼真正地適合自己。是啊!就像我一樣,努力地學習,為自己贏得眾人的尊重和羨慕的眼光,那我就真正快樂嗎?我努力地學習要為自己的將來贏得更多的金錢、物質、財富,贏得高質量的生活,最後成為那個用金杯玉盞喝水的人,當一切都實現了,那又怎樣呢?用自己純潔無暇的靈魂來交換虛榮的欲望,值得嗎?
寫到這裏,我流下了久違的淚水,我很慶幸自己心靈的河水還沒有完全幹涸。雖然現在自己飄蕩在圍城中,插上了翅膀卻迷失了方向,但我相信當上帝再次向我傳達春的信息時,我一定能飛出這高高的圍城。到時候,我就又能重新用筆書寫心靈的文字,告訴和我一樣的年輕人,當你們以光的速度奔向自己的理想時,是不是應該停下來,欣賞一下周圍的風景,或是反省一下自己,洗滌一下心靈呢?
突破點睛
真情叫人感動。“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本文的可貴之處就在於真實的情意灌注於字裏行間。原先是充滿著火樣的寫作激情,現已削減;原先容易被感動的心靈,現已變得平靜。是作者變得麻木不仁了,還是故作一種超然?這都不是,我想是成長過程中一份成熟的表現吧。風風火火之後,積澱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披盡狂沙始見金,拂去繁華才現真。
反思讓人深省。“寫到這裏,我流下了久違的淚水,我很慶幸自己心靈的河水還沒有完全幹涸。”作者勇於解剖自我,能夠正確的總結自己,猶如節節竹身,每總結一次,就長高了一節,這不僅僅是虛心,更是深刻反思的緣故。
文采令人折服。本文運用反問、排比、比喻等修辭方法,不僅增加了文采,而且使語句寫得更有意蘊。“雖然現在自己飄蕩在圍城中,插上了翅膀卻迷失了方向,但我相信當上帝再次向我傳達春的信息時,我一定能飛出這高高的圍城。到時候,我就又能重新用筆書寫心靈的文字,告訴和我一樣的年輕人,當你們以光的速度奔向自己的理想時,是不是應該停下來,欣賞一下周圍的風景,或是反省一下自己,洗滌一下心靈呢?”這樣的語言具有啟發性,哲理性。
這就是我
賈文睿
你也許很了解你的父母、朋友、同學……你也許能夠洞察周圍的一切,但最令你琢磨不透的,很可能就是你自己。而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五歲·天真爛漫
“你慢點兒,別跑那麼快,小心摔著!”媽媽在後麵一邊追我,一邊叮囑。可我才不管那麼多,張開雙臂,揮舞著小手,不停地奔跑,還叫著:“下雪了!媽,是雪!”接著,便是一陣哈哈大笑,那一刻我仿佛像雪精靈一樣在天空中飛舞。忽然,吧唧一聲我摔倒在地,和大地來了個親密接觸,媽媽馬上跑過來看我受沒受傷。我從雪堆裏拔出小腦袋,晃了晃,吧唧吧唧嘴,然後說:“媽,原來雪是涼的,我還以為它是甜的呢!”媽媽看著我哭笑不得,我再次奔跑起來,轉著圈兒和雪擁抱,雪地上留下我一串串快樂的腳印……五歲的我,天真爛漫。
十歲·膽怯?勇氣?
“媽,我不想參加,我害怕!”我怯生生地企求。“不行!連這點兒勇氣都沒有,以後怎麼做大事!不就是個電子琴比賽嗎!”我慘遭回絕。“可是彈錯怎麼辦?很丟臉的!”“那你就不要彈錯!已經快輪到你了,還這麼多話,大膽去試,媽媽相信你能行!”這句話頓時給了我無窮的力量,我便鼓足了勇氣上台彈揍。彈得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我很開心自己終於做成了想也不敢想的事。十歲的我有點兒膽怯,但又不乏勇氣。
十七歲·充滿夢想
馬上要期末考試了,同學們都忙的不可開交,而我卻偷偷開了個小差──籌劃自己的未來。我夢想著將來成為一名出色的律師,在法庭上與別人唇槍舌戰,拚個你死我活,最終打敗對方,凱旋而歸。可是我現在應該怎麼努力呢?這個決定對嗎?我又產生了許多疑問。我還夢想著將來能夠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莊園,種我喜歡的花、草、樹,養我喜歡的動物……可這一切的一切又談何容易呢?我的夢想能夠成真嗎?我的思緒像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十七歲的我既對未來充滿夢想,卻又十分迷茫!
小結
我不了解自己,不知自己為何既天真又現實,既膽怯又有勇氣,既充滿夢想又迷茫而無所適從……不過,這就是我,雖然還是不很太了解自己,但我知道我是一個帶著夢想迎接未來的女孩。
突破點睛
這篇習作有以下幾個特點:
以時間為序組織材料,截取五歲、十歲、十七歲三個年齡的生活片斷,一步步地來表現自己的個性和成長。
用小標題的方式突出段旨,內容上隨年齡的增長,身心也不斷地向縱深發展,由“天真爛漫”到“充滿幻想”,並用具體的事例表現出來,既突出了自我的個性特點,也記錄了自己成長的軌跡。
文章緊緊圍繞自己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來寫,開頭寫“最令你琢磨不透的,很可能就是你自己。而我,就是這樣一個人”,結尾不僅呼應了開頭,而且用“不過,這就是我,我雖然還是不很太了解自己,但我知道我是一個帶著夢想迎接未來的女孩。”來升華文章的主題,使得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渾然一體。
“臭朋友”
賴小丹
我有一個“臭朋友”。她喲,“臭”得要命,老是纏著我,我走到哪裏,她就跟到哪裏。早跟晚跟,吃飯跟,睡覺跟,連上廁所也跟。你說煩不煩?
這個朋友嘛,真是夠討厭的,老是妨礙我的學習,老是妨礙我進步。在學校妨礙我,在家裏妨礙我,連在親戚家也妨礙我。我真想把她趕走,可是她卻是個厚臉皮,臉皮比城牆還厚,硬是纏住我不放。要是你有這樣一個朋友,不一腳把她踢開才怪呢!
有一次,我把作文拿給老師看,老師說寫得不夠好,讓我重寫。我正要重寫時,這位朋友來了,她說:“寫什麼,你不累呀?走吧,我們去買東西吃。喂,快點走。”我實在禁不住誘惑,跟著她去買冰淇淋了。吃著冰淇淋,她說:“怎麼樣,比寫作文幸福多了吧。”但我還是記掛著作文,不顧她的阻攔,重新寫好了作文。
我把這篇“來之不易”的作文交到了老師手裏,老師說:“有進步,不過有幾個地方還需要修改,你看這……”一經老師指點,我真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我決定按老師的指點,立即改寫作文。這時,我的“臭朋友”又來煩我了,她嘮嘮叨叨地說:“算了吧,寫啥子嘛,作文能當飯吃嗎?都失敗了還寫?幹脆去耍一會兒吧。瞧,天氣多爽!”唉,這個“臭”朋友真是,要不是我還有點毅力,寫作文就很可能泡湯了。
回到家裏,“臭朋友”還跟著我。媽媽叫我掃地,我剛開始掃,這個“臭朋友”又在旁邊說:“這麼勤快幹什麼?又不加分。不掃,媽媽會自己掃的,做你的‘小公主’吧!”當我準備看書時,她又來了,在我的身邊嘰裏咕嚕地說:“你怎麼這麼憨啊,好不容易有一個星期天,還看書,去玩吧,不玩白不玩。”哎喲,我禁不住誘惑了。
我去走親戚,這個“臭朋友”也厚著臉皮跟著去。舅舅在田裏勞動,我想去幫忙。“臭朋友”說:“不要去,農活很累的。”舅媽在做飯,我要去幫忙。“臭朋友”又說:“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嘛。在家裏是‘小公主’,難道到這兒來要當‘小丫環’嗎?”唉,我該咋辦?“臭朋友”呀“臭朋友”,你可把我害慘了,你真太“臭”了。你耽誤我的學習,你讓我成為懶人,你是想讓我成為沒有知識不會勞動的無用之人嗎?“臭朋友”,你滾開吧!
她聽了,笑嘻嘻地說:“你想趕我?可你趕得走嗎?我在你的心裏,我就是你呀!”你們說氣不氣人!不過我承認,我的這個“臭朋友”的確不是別人,她是我心中的另一個我,我是趕不走她的。不過,我不會罷休,我會想個辦法治她。
突破點睛
本文講述的是作者自己的矛盾心理,文章緊扣題目中的“臭”字向讀者傾訴。通過寫作文、改作文、做家務、在舅舅家幾件事表現出作者對自己懶惰、不積極、不求上進的不滿。角度新穎,構思巧妙,通過“別人”寫自己,很真實,很有趣。另外,語言活潑,具有很強的表現力,是本文的另一特點。
我喜歡這個優秀獎
嚴玉瑞
在我的學習生活中,我得過不少獎,還有一些大獎、高獎,不過,我最喜歡的是去年在全市書法競賽中榮獲的那個優秀獎。
從小,我對書法就有著濃厚的興趣,我決心練好字,通過老師和家長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練字成了我頗為喜歡的愛好。以前,我常常在閑時寫寫字,後來,由於學習越來越緊,便很少再寫寫畫畫了。爸爸那天檢查我的作業,皺著眉頭說:“你的字好像不如以前了?平時可要注意不斷練習、提高哦。”我點點頭,心裏卻在嘀咕:我寫得字還是不錯的,隻是沒多大長進罷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市報上看到市書法協會舉辦書法競賽的啟事,我怦然心動,馬上開始準備作品。我信心十足,覺得這簡直是“飛來的好事”。
兩個星期後,我接到一個電話:“恭喜,你在書法競賽中獲獎了!”我不屑地笑了,這是當然。“請問是幾等獎?”“優秀獎。”“什麼,優秀獎?”我隻覺得眼前晃動著無數個驚歎號。“你小小年紀,能獲獎是很不錯的,請你明天上午9點到賓館二樓參加作品頒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