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1)

編者例言

在中國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風雲人物竟現風騷,奇人奇事層出不窮,在各種心態下的多姿多彩的表演,構成了一幅幅泣古今、驚鬼神的畫卷。

我們組織出版的《古今奇人心態小說》,既希望以曆史人物為題材的文學創作走出一條新路,也想為廣大文學愛好者提供一套啟迪心智的可讀性較強的讀物。

曆史學知識體係與心理學知識體係的融合,產生了一門新的邊緣學科心態史學(Psychohistory)。心態史學運用心理分析手段考察曆史上人們的精神狀態,重點研究各種人物類型的欲望、動機和價值觀念等,為理解和解釋人類的曆史活動提供了一種新的認識方式。我們不妨做一個大膽的嚐試,在用心態史學的方法論對曆史人物進行研究後,用紀實性的文學手法把不同社會背景下的人物心態寫出來,對他們的各種活動做出合理的解釋。在某種心態支配下的行為方式,盡管會打上時代和社會、文化背景的烙印,但卻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對不同心態的闡釋,完全可以跨越時空,為今人所接受。

我們在選題和視角上也做了必要的調整,不拘泥於一個曆史人物的生平描寫,而是選擇同時代的兩個既有聯係又有區別的代表人物,抓住他們的不同性格和不同表現,展開矛盾和故事。這樣,既可以有鮮明的對照值,便於深掘不同的心理,也能夠鋪排生動的情節,使讀者不至於陷入大段的心理獨白之中。

為了出好這套書,創編之初我們即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主要點是:

一、選好人物。本套書所選擇的“奇人”,可以是領袖人物,也可以是文人墨客,還可以是辯士、刺客、商人、傳教士等,但不管選擇的是什麼樣的人物,都應是在曆史上有過特殊作為,並且人生經曆曲折。每部書所選的兩個主要人物,不但要有密切的聯係,還必須具有不同的人物特征,能夠形成鮮明對照。

二、做好心靈透視。要寫好人物,必須對所寫的人物及其所處的社會背景有深入細致的研究和觀察,才能抓住中心人物的心理變化和精神寄托,合理地解釋各種行為的因果關係。

三、處理好人與事的關係。既要寫人,也要寫事,尤其是要通過重大關頭的抉擇豐富人物的性格特征,切忌年譜式的鋪陳,應抓住所寫人物人生命運的轉折點大做文章,避免臉譜化和庸俗化的簡單處理方法。作者還應處理好曆史史實與藝術創作之間的關係,既要尊重曆史事實,又要有大膽而合理的藝術創造與虛構。

四、注意中心人物所處群體的描寫。既要著力分析主要人物的心態,也不能忽視主要人物所處群體的集體意識和其他人物的思想、行為對其的影響。書中出現的次要人物不要過於龐雜,並且亦要有一定的心理分析。

五、要有借鑒意義。心態史學就是“曆史的心鏡”,可以反映積極的心態,也可以反映消極甚至陰暗的心態。本套書所倡導的,是能夠表現民族精神並對今人有教益、有啟迪的積極心態,不能導引讀者去欣賞消極、陰暗甚至荒誕的心態。

本套書陸續推出,每一部書都將努力達到上述要求。是否精彩之作,我們希望讀者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判。

一九九七年十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