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尾聲的尾聲(1 / 2)

必須承認,如果今生沒有讀過吳承恩的《西遊記》,甚至今生沒有看過今何在的《悟空傳》,也許永遠不會有這篇文字《佛燈》的產生。

當年在大學校園裏,讀到《悟空傳》,很不期然地,便覺得這已是在為讓人心酸的西遊找一個出口。可惜《悟空傳》寫的太慘烈,而我是個相信命運中會有奇跡的人,所以,我也相信,我的西遊的英雄――孫悟空,一定會有他命定的奇跡發生。

所以便開始有了再寫西遊的衝動。

前幾日看到江南寫的一段文字,說他在火車上看到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子手裏拿著他們的書。當時他想,能夠有機會跟這個女孩子聊一下就好了――當然不是以作者與讀者的關係,而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了解一下讀他文字的女子的想法。

可惜,機緣錯過,江南的想法未能付諸行動。

然而讀他的文字的我,卻不免感慨。也許人生中許多事便是如此吧!明明是你心裏非常渴望的,就在眼前了,談話間就可以熟識了解甚至得到了,可是,就是因為不怎麼相信這世間真有奇跡的存在,所以錯過,錯過,然後悔恨。

我不禁常常會想,如果那個女孩子讀到江南的這篇文字時,會聯想到曾經一同乘車的某個因脖子痛而得到過她安慰的男子嗎?她會想到,她當時錯過的,便是手裏所拿的書的作者嗎?那又該是怎樣的一種恍然歎息悔悟嗬,為自己的錯過,也為造化的神奇。

如果每個人都相信生命中真的有奇跡的話,或者,江南與他的書迷就不會這樣失之交臂。

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去讀西遊。

那時,我並不懂得帶著老花眼睛,有著一雙小小三寸金蓮的我的老祖母,為何會一遍遍翻閱那些已經有些泛黃的書籍,時時感慨。隻想著怎麼樣才可以偷偷的拿到鑰匙去打開裝著很多好玩的故事書的紅漆銅鎖的櫃子――據說那是祖母當年的嫁妝。

就是在祖母的紅漆櫃裏,我翻到了西遊。

從此,我的腦子裏便永遠的刻上了那個千萬年來唯一敢於大鬧天宮的猴子。看它降妖伏魔,看它一路成佛,心裏的歡喜卻隨年齡而消褪。我的英雄大聖嗬,怎麼可以在橫掃過九天諸神之後,隨便就可以被一個取經路上的妖魔打倒?所以疑惑,所以不平。

真正開始寫字之後,才懂得寫字是一件多麼私人又痛苦的事情,往往因文字中融入了最深的感情,便隨著情節的走向而恍惚,茫然,甚至,心痛。時不時的會想,放棄吧,放棄這一場自尋的,寫字的折磨。可是剛一停下,就會想起我的祖母,想起祖母說過的話。

我的祖母總說,隻要努力,一切總會變好的,天道酬勤。

我的祖母,生於前清光緒末年本地的一個行醫世家。年幼時因聰慧過人以本地第二名的成績從當地唯一的女校畢業,她一直是她父親眼裏最大的驕傲。後來嫁與我的祖父,夫妻伉儷情深,互敬互愛,那是她生命中短暫而永恒的深情。等到祖父生意失敗吐血而亡之後,一向堅強的祖母拋下年幼的子女,拒絕父親的資助,毅然去省城替人幫傭掙錢――為此,我的大伯、姑母還有我的父親,直到今天對於因生計而出來幫傭的女人總是充滿了敬意――後來的後來,祖母的子女各自都擁有了幸福的生活,祖母的晚年也是真的幸福安康。祖母說,那是因為在最苦的日子裏,她都堅信一定會有更好的一天,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