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後第三個年頭,程成有了第一次探親假,時間22天,包括路途來回。這時的程成,一拳頭能打死一頭牛,肌肉結實,渾身的兵味。上次同學來信說,給程成介紹女朋友,想想也是老大不小了,也該為個人問題打算了。回信給同學,休假時可以見個麵。接近3年的時光,程成在這裏用青春揮灑激情,用成長見證歲月。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小男生成長為一身凜然正氣的軍人。改變,無時無刻。歸家的思緒瘋漲。那片魂牽夢繞的土地,植埋在記憶深處大山裸露的童年,如潮水般湧上前來……
村子裏有三個兒時的小夥伴,年齡相當,從開始記事起,大家不曾分離過。程成當兵後,有段時間大家都還保持著聯係,這樣的時光持續了將近一年。人各有誌,大家各奔東西,為事業前途,不知不覺間斷了聯係,這次回家探親,程成很想見到他們,一來敘敘舊;二來看看各自的變化,增進友情!畢竟都是從小玩到大的開襠褲友,小時的一些糗事還是值得回味的……可惜有兩個,在程成走後的下一年裏接連練上了兵,到了南方的部隊,程成心裏不免有幾許遺憾。想到以後彼此見麵了,又多了一個親切的稱呼----戰友!為他們的選擇感到高興。這次探親,程成專門請假到市內一趟,特意給父母買了某某品牌的口服液等其他海產品。不在父母身邊八百多天的煎熬,軍營生活的礪練,這個少不更事的小夥子似乎一夜間長大了。也開始知道孝敬父母,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為他人著想。這些成長變化,連程成自己也無法把控。當初像頭‘’犇‘’牛與父母對著幹的小夥子跑哪去了?沒有人拒絕成長。改革開放之初,眾多年輕人夢想跳出農門的時代,新舊思想的碰撞,確實讓這一代人有了許多新奇的想法……
火車晚點一個多小時,淩晨四點多才到站。孤獨的小站,空蕩蕩的,程成把行李拿下車,一股大山久違清新的空氣撲麵而來,程成狠狠的吸了一口,把連日來的廢氣深深吐出,回家的感覺真好。附近也沒有旅社,當兵的人最好安頓自己,於是找了一個避風偏僻幹淨的地方,把背囊打開,拿出一點蓋的,順勢靠在背囊上,眯著眼,靜靜地等待天明。這時的程成又怎能睡得著,心情是無比的愉悅和興奮,快見到久別的親人們了,努力試著調整了一下呼吸,想讓自己睡會,半夢半醒間終於迎來了山裏的第一縷曙光,連忙拾掇東西,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做了幾個舒擴張動作,到車站廁所衝了一把臉,頭腦頓時清醒了許多。
山間的小路蜿蚓十八彎,路麵不寬,全是細碎小石子,人走上麵,發出咯吱的聲響,一下從喧囂的南方回到幽遠寧靜的山村,程成好象有了夢一樣的體驗,海浪聲似乎還在耳邊,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腳步。大山還是這般靜謐和溫和,鬱鬱蔥蔥的植被,遠山頂上升騰的霧氣,如縹緲的瑤池仙境。一股熟悉的氣息撲麵而來,“這不是山娃嗎?”鄰村的三錘,推著摩托車跟我打招呼,一下緩過神來,上前遞了煙,寒暄了幾句,就此別過。母子連心,遠遠地看見母親站在村頭,喊著程成的乳名,招手示意。久違的溫暖,浸滿遊子的眼眶,那一刻,心如釋重負。鄰居們都出來了,像迎接從戰場上凱旋歸來的勇士,那份純樸熱情令人感動不已。程成一一上前遞煙,說著客套話,招呼大家坐下,端上茶水,談外麵的世界,分享軍營裏的感受……
接近三年的時光,一千多個日夜,家中有些變化,平房已改建成樓房,村民們的收入如芝麻開花節節高。靠山吃山,農閑時到深山裏采點藥材,曬幹後拿到集市上買。一些大城市的商人看準了商機,專門在集市上設立了收購點,村民們逢到趕集的日子,收購點前排起了長龍。還有一些
見過世麵的村民,搞起了牛羊養殖,一年收入也快趕上城裏的居民了。程成的母親養了幾十頭山羊,基本屬散養,早上趕羊上山,晚上趕下山圈起,一到冬天,吃羊肉的人多起來,城裏或鎮上的餐館主人就開車上山,活的山羊一隻隻趕上車,母親這個時候是最開心的,一張張‘’大團結‘’就這樣進了母親的荷包。平時也舍不得吃,狠不得一分錢掰成二半花,好強的母親終於在村裏把樓房蓋起,著實令部分村民羨慕。其實母親當時是這樣想的,兒子長大了,在這個偏僻的小山村,攀比現象還是存在的,看著村裏其它人家的兒子婚都結了,小孩子滿村跑,程成的母親心裏哪個急呀,暗地裏還不是在心裏較勁,把房子做起來,至少在外人看來,周圍村莊裏的女孩子,找媒人牽個線搭個橋搓合一下,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
回到家裏心舒坦多了。天幕低垂,村民們早就拾掇幹淨上床躺著看電視了。程成睡不著,少了軍營裏的喧鬧,倒還有點不適應。索性起床往屋外走,夜空繁星點點,山風吹來,略帶些寒意。程成披上了軍大衣,做了幾個舒擴張動作,瞬間睡意全無。村裏隻有七八戶人家,零落散居在大山向陽的地方,幾條羊腸小道聯係著各自來往。程成在院子裏來回走動著,時而沉思,時而傻傻的望向夜空。內心的煩悶誰人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