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8章 《左傳》癖(1 / 1)

“《左傳》癖”的意思是,特別喜好《左傳》,成為一種習慣的嗜好。人們用它指喜歡鑽研古書的愛好。

此典出自《晉書 杜預傳》:“時王濟解相馬,又甚愛之,而和嶠頗聚斂,預常稱‘濟有馬癖,嶠有錢癖’。武帝聞之,謂預曰:‘卿有何癖?’對曰:‘臣有《左傳》癖。’”

晉代杜預(公元220~284年)文武兼備,才華橫溢。既是將軍,又是學者。平時,杜預不喜歡騎馬,射箭也不穿鎧甲。但是,隻要擔任重大軍務,卻身居將帥高位。杜預在結交朋友和待人接物方麵,對人既謙恭又有禮貌。回答人家的問話時,總是盡力闡述自己的觀點;開導別人時,從不感到厭倦。真是做事勤快,說話謹慎。他立下平定東吳的功勞之後,由於從容安逸,悠閑無事,於是便專心琢磨經典,著《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又參考諸家所著記述宗族係統的書籍,寫了闡釋《左傳》的著作《春秋釋例》。又寫了《盟會圖》、《春秋長曆》,形成了一套體係完備的獨家學說,直到老年才完成。當時,大臣王濟擅長相馬,又特別愛馬,大臣和嶠貪得無厭,喜歡聚斂錢財。杜預常說“王濟有馬癖,和嶠有錢癖”。晉武帝聽說後,問杜預道:“你有什麼癖?”杜預回答說:“我有《左傳》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