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城記事(1 / 2)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在不同的人生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故事。我也有自己的人生,說不上精彩,但也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我不是在寫小說,如果你要問我在幹什麼,我會告訴你:我在講我自己的故事。

我是一名高中教師,縣級,很普通的那種。2006年大學畢業後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虞城縣城裏從事教育事業。

談不上喜歡這份工作,更稱不上是自己的事業,直到現在我都是以為這隻是謀生的一種方式而已。

老師在學校裏總是做著重複的事情,每一年都一樣。你們可以說是“機械”,也可以稱“有規律”。

不管怎麼說,就這樣我在學校裏度過了九年。

在這九年裏,我也像別的老師一樣,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班級,有自己的學生。

說起愛好,九年中我換了好幾個。

剛剛畢業的那兩年,我比較喜歡喝酒和台球。在沒課的晚上,我總喜歡和幾個要好的哥們一起喝酒或者去台球廳。

感覺日子過的好快,年齡轉眼大了幾歲。

也可能是年齡的原因吧,我的愛好變了。

都說男人的愛好會在一生中變好多次,但是不管怎麼變,最後總會傾斜到“軍事”上去,沒錯,那時的我就變成了一個“軍迷”。

那段時間我每天都要觀注軍事新聞,日本和中國爭******我會義憤填膺,中國J20試飛我也會熱血沸騰,不過對軍事的狂熱也隻是在那段時間而已。

再後來我喜歡上了打球,更確切的說是我又將大學和高中時期的愛好又從新愛了一次,直到現在我還在堅持。

在最近的幾年裏,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兼顧球類愛好的同時又發展了一個別的愛好——看或聽小說。

我是一名老師,也可能是職業的原因,對小說的選擇有很大的個人情感因素摻雜在裏麵。

這個不是說我非常喜歡哪類書籍,而是非常反感一類書籍。

我所反感的這類書籍,也是學生很喜歡看的一類書籍,也就是網絡玄幻修真一類的書籍。

不是說它們不好看,而是當我在查班級自習課班內情況的時候,沒收的課外書中這類書籍的比例很大。

當然,這如果作為討厭這類書籍的原因,還真是有點任性了。

而現在更任性的是:在我現在看的小說中,有很多都是玄幻修真類的書籍。

剛開始看這類書籍我隻是抱著試一試的心理,想找出學生喜歡這類書籍的原因,可是到後來我真是被作者天馬行空的想法和構思吸引住了。

雖說自己是標準的唯物主義者,從不相信世界上會有鬼神的存在。

但我也曾多少次很**絲的在百度上搜索“世界上真有修仙者嗎?”“修煉功法”等等……

說起來大家可能也會感到好笑,當時的我也感覺很好笑,但是現在我再也沒有笑過。

改變唯物主義這種看法,改變世界上沒有修仙者的看法,是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

我們縣,虞城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不是說有多麼的窮困,我想更多的隻是一個帽子。很多經濟學家都說經濟存在泡沫,其中很多泡沫都在房子上,這點我很讚同。

就說我們縣的很多小區,即使是十年前的小區,入住率超過50%的不能說沒有,但也絕對在少數。

在我們虞城縣,雖然目前是這個情況,但是新的樓盤依然一個個的如雨後春筍一樣的拔地而起。

在縣城裏有個小區,小區名叫“中辰瀾灣”,它就是正在開發的諸多小區中的一個。而這個小區就和我的故事有關。

瀾灣小區東麵有一條河,如果它能稱作河的話。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這條河的長度和深度都可以用“小”來形容,更令人不把他當作河的另一個原因是,它裏麵基本上沒有水。

而這個小區建在這裏並起名瀾灣時,估計開發商就把這條隻有河床的虞城地標當作真正的一條河來對待了吧。

為了能讓這條河床更像一條河,開發商們真是絞盡腦汁。

他們用挖掘機對河床進行加寬、加深,當然更重要的還把水從北麵一條河裏引了過來,並且還將河的兩岸做了綠化。

現在來看還真是像模像樣,每當我站在河岸感受微風拂麵,欣賞粼粼波光時,我總會選擇性的將這條河的過去遺忘,這時候它還是很美麗的。

現在每當我帶女兒來這裏玩耍時,我的腦海中總會不禁浮現出當初的那一幕幕,好像是昨天才發生的一樣。

那是三年前的一天下午,女兒還小,她喜歡觀看挖掘機挖土的樣子,剛好瀾灣門外的那條河床正在施工。

這天下午我帶女兒去玩了。

為了能讓女兒能更清晰的看到挖掘機挖土的樣子,我將女兒抱起離得很近。

近到每一次從河底挖出來的黑泥的腥味我們都能在第一時間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