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二十三年,金完顏亮遷都中都,恢複殿試,同時也加強了對南宋的文化侵略。
是年,金國派出大國手向宋圍棋界發出挑戰,開始了六年一度的巔峰對弈,擂爭五番棋,勝者奪得“海內弈聖”尊號。
紹興二十三年,金國李蒼旻戰勝宋大國手常衍。
紹興二十九年,金國顧音懷戰勝宋大國手崔瑾。
兩次對弈,南宋皆輸掉絹五萬匹、銀五萬兩,中原圍棋界受到來自北方的打擊,幾乎一蹶不振。
轉眼又是五年過去,高宗傳位趙昚,南宋又經曆了隆興北伐、隆興合議,宋金之間有了短暫的安寧。而此時,馬上又要迎來第三次國弈大爭。
大宋已然連敗兩屆,此番若是再敗,“海內弈聖”尊號將永留金國。為此喪失的不僅是雙方議定的金錢糧帛,更使國家顏麵無存。
棋界不無感慨,若是棋聖劉仲甫在世,我大宋圍棋何至於此!
隻可惜,劉聖傳人無蹤,所修棋譜遺落民間,甚至連名冠天下的珍瓏兵勢圖也江湖絕跡。
相傳,劉仲甫與蘇軾對弈飲酒,論棋談兵。劉聖將兵法演陣與棋道相合,做十局珍瓏兵勢圖,暗合十大兵陣布置推演,構思奇巧,詭譎玄妙。第一局便以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中的一句“千騎卷平岡”命名。
此十局珍瓏一成,便名揚天下,各方求者如雲,萬金不得一圖。後傳於閉門弟子烏鷺,烏鷺遭難,珍瓏兵勢圖也因此下落不明。
隆興三年秋,為贏得國弈大爭,翰林院開啟棋待詔初選。隻有更強的大國手,才駕馭得了河洛千條、吳圖萬裏,才能將爛柯玄機悟透、在國弈楸枰落子,才捍衛得住中原的文化尊嚴。
奉命主掌此次棋待詔選拔的,正是十九歲的平安郡王——趙九淵。
九月初八,棋待詔初選結束,棋手們將休整十日,於九月十八再燃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