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中華民族自古講求高雅的為人處世之道。古人認為,“人不通古今,襟裾馬牛;士不曉廉恥,衣冠狗彘”。這意思是說:人若不通曉古今變化的道理,就像穿著衣服的馬牛一樣;為官若不知曉禮義廉恥的榮辱,那和穿著衣帽的豬狗又有什麼區別。

人生本該就是一個通過不斷調整為人處世的方式而達到自我完善的過程。時代發展到今天,注重為人處世則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不少人往往對如何汲汲爭先,求功立名的事情冥思苦想,卻忽略了對為人處世的修煉所做的深入思考。

本書從曆史哲人為人處世的種種故事出發,總結了為人處世三大重要方麵的經驗。首先要樹立強健的心態,確定明確而宏偉的誌向,著眼於人生的長遠目標,在接人待物的具體態度上應當赤誠坦蕩;其次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關係時必須講究信用,表現出謙虛謹慎的姿態,注重在細節問題上的處理;最後指出人內心世界的修養是最重要的,一個人為人處世所表現出來的方式方法實際上就是其內心修養的反映,所以講求時時自省,不役於物的內心修養能夠給人帶來潔身自好的生活品味。

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向讀者展示,哲人們在紛繁複雜的各種環境中如何為人處世的鮮活案例,並從中總結經驗教訓,而且在於以豐富的曆史故事和較多的古代至理名言,來闡述古代哲人為人處世的哲理。這些都以通俗易懂、文白並用的故事,流暢的文筆來向讀者展現,可以讓讀者們在了解曆史典故的同時,汲取古代哲人們為人處世的菁華。可以肯定,哲人們的這些故事將不再讓你局限在一種膚淺的生存狀態之中,會讓你的存在充滿血肉和意義,也讓你的人格更為高貴,也更容易成功……

上篇 培養強者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