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對待隱患要隨時警覺,不能因較小的危險排除了而掉以輕心。
此典出自劉基《鬱離子》:“若石隱於冥山之陰,有虎恒蹲以窺其藩。若石帥其人書夜警,日出而殷鉦,日入而燎輝,宵則振鐸以望;植棘樹,墉坎山穀以守。卒歲,虎不能有獲。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自以為虎死,無毒己者矣。於是弛其機,撤其備,垣壞而不修,藩決而不理。無何,有驅逐麋來,止其室之隈,聞其牛羊豕之聲而入食焉。若石不知其為驅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塊。驅人立而爪之,斃。君子謂若石知一而不知二,宜其及也。”
這段話意思是說:
若石隱居在冥山的北邊,有隻老虎常常蹲在那裏偷看他家的籬笆。若石帶著家裏人白天黑夜警戒,太陽出來敲銅鉦,太陽下山點火把,夜間就搖動大鈴守望,他還種植棘刺樹,在山穀邊築牆挖溝防守。一年過去了,老虎一無所獲。有一天老虎死了,若石十分高興,以為老虎死了,再沒有危害自己的東西了。於是放鬆了射獸的弩機,撤除了防獸的設備,牆壁倒了不修築,籬笆壞了也不去修理。沒有多久,有隻追逐麋鹿來這裏,到了他房子的轉彎處,聽到牛、羊、豬的聲音,就進去咬吃。若石不知道它是,嗬斥它它也不逃,就用土塊擲它。像人一樣站起來,用爪子抓若石,最後把他抓死了。
若石隻知其一而不知其二,遭到禍害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