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不識夫”比喻人的思想和感情都會改變。
此典出自《列子·湯問》:“於是公扈反齊嬰之室,而有其妻子,妻子不識;齊嬰亦反公扈之室,有其妻子,妻子亦弗識。二室因相與訟,求辨於扁鵲,扁鵲辯其所由,訟乃已。”
魯國的公扈和趙國的齊嬰兩個人有病,一同請求扁鵲給醫治。扁鵲給他們治了病,等到兩個人的病一起好了的時候,扁鵲便對公扈和齊嬰說:“你們過去所得的病,是從外部侵入到內髒的病,可以用藥物和針灸治好。但是,現在你倆還有和你倆一同生下來的病,並和你倆身體一起生長的病。如今,我給你們治療這種病怎麼樣?”公扈和齊嬰說:“我們想聽聽這種病的根據和效果。”
扁鵲對公扈說:
“你的心性深強而精神氣質軟弱,所以,考慮的雖多卻缺乏果斷;齊嬰的心性軟弱而精神氣質深強,所以,考慮得少而過於專斷。如果和齊嬰換換你們的心,那麼,你倆就會全都好了病。”
兩個人都答應了,扁鵲就讓他倆喝了藥酒,昏迷了三天。這期間,扁鵲將他倆剖開了胸,拿出了心,然後交換著把心放回去,同時,也把神奇的藥物放進去。三天過後,等到已經清醒像當初一樣的時候,二人辭別扁鵲就回家去了。
接著,公扈回到齊嬰的家,齊嬰的妻子和孩子不認識他;齊嬰也回到公扈的家,公扈的妻子和孩子也不認識他。這樣,兩家人就相互爭論、辨識,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到扁鵲那兒要求幫助辨識。扁鵲便把他們所以這樣的原因講清楚了,就這樣,這場爭論也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