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日本侵略我國東北三省戰火立即蔓延開,無論是縣城還是村莊都能感受到戰爭來臨的恐怖。各地的大街小巷中到處都是跑動的人們,他們臉上的表情都是一樣倆字“驚恐”。
這種氣氛也蔓延到了不問世事的修道之人,連著群山的山峰處一個破舊的道觀正門敞開。三三兩兩的道長手拎大包小包的出來,他們的目的也是要遠離這裏。道觀正殿處老邁的真人看著眼前的一切,他歎了口氣無奈的搖了搖頭。這位真人就是這座道觀的方丈陳道士,他卻沒有要遠離道觀的想法。
“祖師我們不走嗎”?一個十多歲的道童疑惑的向陳道士問到。
陳道士看看身旁的道童露出一絲微笑輕聲到:走!我們能去哪裏?為了活著而逃跑嗎?
道童聽完祖師的回答他撓了撓頭,臉上的表情更是疑惑起來。祖師拍了拍道童的肩頭到:跟我來。說完陳道士就大步的向後院走去,道童緊隨其後。
站在院中的幾個中年道長其中一個道長不肖的到:還擺譜呢!一會小日本殺來了到時看你還裝不!
“師兄,說的對”幾個道長也附和著。這幾個要離開道觀的道長們,都是陳道士的徒弟起頭說話的就是大師兄。
在那個年代很少有人為了修行而出家,一般都是吃不上飯的或是逃犯之人才會出家。在戰爭沒來的時候,這些道長對陳道士的修行理念很是讚同。而現在看來當時的陰奉陽違的語句,也都是他們為了討好師父裝出來的。
後院陳道士推開道觀最後的一道門,兩扇破舊的木門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響。門外就是後山的懸崖距離道觀幾十米,這裏很安靜隻能聽到風聲吹動木門上的符咒刮動的聲音。
陳道士的目光定格在前方的一口枯井,他整了整自己的道袍又把頭上道巾正了正走了過去。道童一雙好奇的眼睛看著門外,像現在這樣正麵的看著還是頭一回。
道觀的最後房間就是陳道士起居的地方,道觀戒律的第一條就是後院隻能方丈獨自享用。這種戒律對於每個剛到道觀的人都會升起好奇之心,大多數的道長暗中也都來過這裏。因為這種另類的戒律會讓人有遐想成分,而結果都是敗興的返了回去。
道童可能是年齡較小他倒是沒有那些尋寶的想法,也隻是單純的好奇而已。陳道士來到枯井旁停下腳步,道童也跟了過來。一老一少都瞪著大眼睛向井裏望去,井裏都是大大小小的石頭和很多的蜘蛛網。井中的高度大概有6.7米,裏麵的寬度也就是比一般的水井大了兩三倍。
“這裏什麼”?道童帶著迷茫的眼神向陳道士問到。
“修行的因果,道教的傳說”陳道士指向井內對道童說到。道童聽完身體直接趴在井口上向井內看去,陳道士看著道童忽然大笑起來。
雄厚有力的笑聲打破了這裏的安靜,可是陳道士的笑聲卻越來越大。最後他發出的聲音讓腳下的小草都有些了晃動,這場景讓道童帶著恐懼與驚訝目光看著陳道士。雖說道童的年齡較小,可是畢竟幼年就出家跟著陳道士。對於修行一事也是了解的,剛才的陳道士的笑聲絕對是有著深厚的內力發出的。道童在心中已經肯定這個想法,而大腦中出現了一個問號。祖師不是說自己不會修行功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