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後記(1 / 1)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早在十多年前,我的小說就已首次踏足內地了,以一種特別卻又毫不令人意外的方式。

我在一九九六年於香港正式出版了第一部小說《幻國之刃》,不久後就被內地盜版書商看中,偽托為倪匡前輩的作品出版,書名改了叫《幻國超劍士》,主角名字也更易為他筆下的係列人物浪子高達。

作品被人一聲不響地盜用,那時候我卻不怎麼憤怒,反倒覺得很有趣。當時我還是個沒什麼名氣的新人,內地出版對我來說非常非常遙遠,也不能算有什麼實質的損失;反而在網絡上看見內地讀者對此書作了頗多好評,心裏樂了好一陣子。自己苦心寫出的故事,能夠在遙遠的地方得到喜愛,我感到非常神奇,這種滿足感比什麼實質的回報都重要(那部偽作的實書,至今未親眼見過,有少許遺憾)。

如今大家捧在手裏的這部《武道狂之詩》,算起來也跟《幻國之刃》稍有淵源。作家出道前總是寫作計劃多多,三心二意,《武道狂之詩》正是我早年曾經籌劃的一個長篇架空故事的書名;後來出版的《幻國之刃》,其實是脫胎於那長篇的一部外傳。

到後來我早就放棄了那個架空長篇的概念,今天的這部武俠小說《武道狂之詩》,隻是沿用了相同的書名,與該故事毫無關係。隻是一些曾經在《幻國之刃》裏出現過的名字,包括“大道陣劍堂”、“荊裂”等等,我還是用在了本書中,作為一場創作曆程的有趣紀念。

從當年托名前輩的偽作,到今天在內地正式推出自己的作品,這十幾年我確實走過了一條漫長起伏的道路,這前後兩部書又有如此關係,不由不感到一種奇特的因緣。

香港的武俠文化,包括小說、電影、電視劇以至音樂歌曲,曾經對整個華人文藝圈產生巨大的影響。今天能夠躋身前輩的行列,將此一傳統的薪火延續下去,我甚感光榮,同時也不忘自己曾經受過的孕育與恩惠。《武道狂之詩》的下卷預告,我不時引用曾經流行一時的武俠主題歌詞作宣傳語,正是向過去出色的作品與前輩致敬。這些歌詞短句,較具年資的內地讀友相信都熟悉,看見後也當會心一笑。

武俠,是足以打破地域隔閡、全球華人共同鍾愛的一種文類。追根究底,不外是因為我們都盼望英雄,盼望正義。隻要這股俠氣一天不消亡,我們一天都還有希望。

喬靖夫

二〇一一年八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