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第一個用石塊或褐土為海洋畫上第一幅畫像?這也許是永遠無法確切回答的疑問,我們雖然無法確定其準確的年代,但它肯定比文字更早產生。所以,它們是現代人了解人類先民海洋生活的窗口。
已知的最早的海洋題材美術創作,其年代可上溯到7000─9000年前。近年來,考古學家在北極圈以北450公裏處、今屬挪威的威瑟爾島地下發現了一處壯觀的史前藝術長廊。那裏至少有100幅表現石器時代的人、動物、原始船隻形象的作品。考古學家分析,它們可能是當時住在海島的原始居民為了某種宗教目的在岩壁上刻出的圖騰浮雕。其畫麵上,有馴鹿、鳥、鯨等動物,還有人和船。其中一幅是一位漁民坐在船邊似在捕撈大比目魚。另外4幅表現船隻的浮雕上,船艏部都裝飾了麋鹿的頭,每隻船上坐著6個漁民。這種以沿海人類在生產鬥爭中熟悉的事物及自身形象為主體的早期作品。在世界其它地方也有發現。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早期海洋題材美術創作的內容逐漸豐富,藝術逐漸成熟,也融入了更多的社會生活痕印。在埃及美迪奈特─哈布神廟中,有一組大約創作於公元前12世紀末的浮雕,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戰圖”。當時,一個來自地中海的“海上民族”入侵了拉美西斯三世統禦的埃及。埃及人奮起反擊,雙方在地中海上大戰。最終,埃及人打敗了“海上民族”,並令這個神秘的民族從此分崩離析。這幅精美浮雕正描繪的是海戰場景。畫麵左側是埃及戰艦,右側為“海上民族”戰艦。
埃及戰艦上,劃手正奮力蕩槳,催動艦船衝向敵人;弓箭手張弓搭箭,向敵人射去;一些英勇強壯的將士揮劍執盾,正躍上敵艦甲板拚殺;還有一些士兵從船舷邊探出身子,抓獲落水的敵軍俘虜。而此時“海上民族”一方,戰艦零亂不堪,無人蕩槳,死傷慘重,屍體遍布船頭海中,相互枕籍。從畫麵上看,埃及人正乘勝追殺。其所用戰法是古老的“靠幫接舷戰”,所使用的兵器是刀劍、弓矢、盾牌、投槍。這幅海戰圖不僅能讓我們了解到古代海戰情景,更使我們為古埃及人卓越的造型藝術而驚歎。
在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裏,現藏有公元前7世紀的一幅浮雕畫,因上麵繪有腓尼基艦隊,故得名《腓尼基艦隊浮雕》。它本是亞述王宮建築的裝飾物,在浮雕上,作者用稚拙洗煉的寫實手法,雕出大大小小十幾條軍艦。這種腓尼基軍艦無帆,多是雙層槳位的劃槳船,有的船舷旁坐著婦女,船隻的航向不同,造型大同小異,又各具特色,質樸而不失華麗。在艦隊駛過的海中,各種海洋動物東遊西蕩,有海龜、海蛇、海鰻、海蟹、章魚以及許多不知名的海洋動物,整個兒浮雕看上去豐富而不雜亂,有一種勃勃生機在躍動。
古代人類並無嚴格的藝術與工藝的分野。因此,我們在幸存的古代人類器物上,也能找尋到人類早期海洋生活的痕跡。大洋洲島嶼上生活的原始居民,以奇特的獨木舟為傳統的渡海涉水工具。大洋洲居民把獨木舟當成殉葬品。在新幾內亞的新愛爾蘭島上出土的殉葬獨木舟,船舷綴滿圖案,粗獷而精致,舟上還有與真人等高的人物雕塑,其麵目似魔如鬼,長目方鼻,巨口利齒,有一種猙獰恐怖、莊嚴雄渾的氣度。它反映的可能是這個古老的航海民族某些宗教儀式或戰爭中的裝束,體現出這個古老的航海民族獨特的審美取向和藝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