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衣室裏,威中的氣氛有點尷尬,蕭航一言不發,和主教練的戰術意圖有衝突,確實很難受。
而一個聰明的主教練應該是合理利用隊員們的有點,而不是強勢讓對麵按照自己的戰術意圖來,有什麼材料,做什麼菜,才是應該主教練做的事,而不是硬把一盤豆腐做成嘎嘣脆的雞肉,那是不可能的。
第三節開始了,蕭航繼續單打。
蕭航越是單打,羅馬隊越是收縮防線,他們看出了蕭航不會傳球。
蕭航的失誤也越來越多,威中快被反擊打傻了,格雷格教練這時候看出了問題。
蕭航這是在用單打逼我啊,如果蕭航這樣一直打下去,數據不錯,但一直輸球,不好的名聲隻會落在我的頭上,手裏有蕭航這樣厲害的球員,都贏不了球。
格雷格也不理解,為什麼蕭航會如此執著於要中投呢?中投這種過去式的得分方法有什麼用…
格雷格也頭鐵,一個暫停,換下了蕭航,然後在第三節的後半節時間裏,被羅馬隊打出了個大高潮。
三節戰罷,在主場的威中反而以48比60落後整整12分,而且第三節整整半節時間,蕭航被按在了板凳上,令不少威中球迷非常不滿!
“蕭航為什麼放在板凳上?!他可是得了28分的人!”
“教練你輸了二十年了,學校沒把你換走,現在終於有機會能贏了,你竟然還想輸!”
“我們要看蕭航打球,誰要看你!”
“快上蕭航!”
“蕭航才能救球隊,你看看是誰的問題導致前麵幾場比賽輸了。”
很多球迷包括一切成年人,他們是威中這裏畢業,孩子繼續送到威中,他們熱愛著高中這樣純粹的籃球比賽,但是沒看到蕭航,讓他們非常憤怒。
“蕭航,讓我看看你的中投表演吧。”第四節,格雷格教練最後還是軟了下來,他也想贏球,既然自己的方法來看行不通了,為什麼不試試蕭航。
第四節成為了蕭航的中投表演時間。
突破急停跳投,背打翻身跳投、幹拔跳投,在長兩分區域無所不能。
瞬間打亂了羅馬的防守,防投?被突進去,防突?後撤去三分線外,立馬給你點顏色看看。
蕭航的中距離,讓戰術豐富飽滿了起來,蕭航這個支點,不僅僅能自己得分,還讓米勒卡爾也活了起來。
隻要突破,羅馬必定是三人包夾,米勒和卡爾至少有一個人被空出來,或者往內線給阿倫喂餅。
簡單點說,蕭航增加了中距離威脅之後,破解了羅馬的防守,畢竟防守都是被動,麵麵俱到全三分線外防守到內線每個點是不可能的,蕭航這樣的得分手,能破壞防守體係,才是他最恐怖的地方。
球迷們也歡呼著,美國人就是喜歡這種個人英雄單打,蕭航這種單打表演,在高中階段裏是幾乎看不到的,上一個這樣打的還是橡樹山的比斯利。
第四節的比賽很順利,威中這裏全麵壓製住了羅馬隊,最後逆轉12分,以80比75小勝羅馬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