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一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何時見許兮,慰我彷徨。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司徒王允、尚書仆射士孫瑞與楊瓚借登台拜神為名,秘密商量廢除董卓的事宜。尚書仆射士孫瑞提醒王允可借天時地利人和之機除掉董卓。王允同意士孫瑞的意見,可是考慮到董卓平時戒備森嚴,而且他本人武力過人,如果不采取周密措施,恐怕不易得手。於是,王允便物色了董卓的親信李肅作內應。
李肅。李氏叛變族人,弓馬皆熟,計謀多端,在諸侯撻伐董卓戰役中為董卓縷縷出計,受董卓重用被封為虎賁中郎將。洞察人情世故,功利心太重是最好的反水人選。
次日,司徒王允便將家藏明珠數顆,令良匠嵌造金冠一頂,使人密送李肅。李肅大喜,親到王允宅邸致謝。王允預備嘉肴美饌,候李肅至,王允出門相迎,接入後堂,延之上坐。
“李肅乃相府一將,司徒是朝廷大臣,何故錯敬?”李肅對於司徒王允的突然巴結,有些詫異。
“方今天下別無英雄,惟有將軍耳。允非敬將軍之職,敬將軍之才也。”王允殷勤敬酒,口稱董太師並布之德不絕。李肅大笑暢飲。允叱退左右,隻留侍妾數人勸酒。
酒至半酣,王允喚來貂蟬與李肅相見。少頃,二青衣引貂蟬豔妝而出。李肅驚問何人。
“小女貂蟬也。允蒙將軍錯愛,不異至親,故令其與將軍相見。”王允命貂蟬與李肅把盞。貂蟬送酒與李肅。兩下眉來眼去。又飲數杯。
“吾欲將此女送與將軍為妾,還肯納否?”王允指著貂蟬向早已喝多的李肅提問。
“若得如此,李肅當效犬馬之報!”李肅趕忙出席拜謝。
“早晚選一良辰,送至府中。”王允看李肅答應了,便許諾李肅。
李肅欣喜無限,頻以目視貂蟬。貂蟬亦以秋波送情。少頃席散,李肅再三拜謝而去。
過了數日,王允在朝堂,見了董卓,趁李肅不在側,伏地拜請董卓赴宴。:“允欲屈太師車騎,到草舍赴宴,未審鈞意若何?”
”你給麵子,老子就給你麵子,去為甚不去。“董胖子就喜歡這人人怕他,求他。王允拜謝歸家。
次日晌午,董卓來到。
王允具朝服出迎,再拜起居。董卓下車,左右持戟甲士百餘,簇擁入堂,分列兩傍。
“太師盛德巍巍,伊、周不能及也。”王允於堂下再拜。董卓大喜,命人扶起王允,賜坐於側。
眾人飲酒作樂,天晚酒酣。堂中點上畫燭,止留女使進酒供食。王允叫人放下簾櫳,笙簧繚繞,簇捧貂蟬舞於簾外起舞。舞罷,董卓命近前。貂蟬轉入簾內,深深再拜。
”小娘子。給灑家唱個小曲助助酒興可好。“董胖子見貂蟬顏色美麗,色迷迷的拉到身前。貂蟬執檀板低謳一曲。正是:“一點櫻桃啟絳唇,兩行碎玉噴陽春。丁香舌吐衠鋼劍,要斬奸邪亂國臣。”
”好了,這酒也喝了,飯也吃了,灑家也是酒足飯飽。今天就到這吧,這小娘子舞的好,唱的好。灑家也接回府中解樂。不知王司徒意下如何?“董胖子的習慣就是我的是我的,別人的還是我的,看上了搶走就是。
“此女得侍太師,其福不淺。”王允隨即命人備車,將貂蟬送到相府。
”你做事,我喜歡。老子看好你。哈哈......“董胖子大笑離去。
乘馬而行,不到半路,隻見兩行紅燈照道,李肅騎馬執槍而來,正與王允撞見,便勒住馬,一把揪住衣襟,厲聲喝問:”司徒既以貂蟬許我,今又送與太師,何相戲耶?”
“董太師的做派,將軍應該心知肚明。次非吾願,隻是無奈啊。哎~!”王允知道言多必失,隨既走回家去。李肅懷恨在心,有次奪妻之痛,此仇不共戴天。